猴痘基因變異!4年多了12倍「代誌大條」了?專家釋疑
  • A-
  • A
  • A+

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葡萄牙國家衛生研究院曾發表一項猴痘病毒序列研究,發現猴痘與4年前相比多了50個變異(圖/翻攝自美國CDC官網)

▲葡萄牙國家衛生研究院曾發表一項猴痘病毒序列研究,發現猴痘與4年前相比多了50個變異(圖/翻攝自美國CDC官網)

猴痘疫情肆虐,日前葡萄牙國家衛生研究院曾發表一項以目前的猴痘病毒序列,與4年前的猴痘病毒株基因序列的比較結果,結果發現多達「50個遺傳變異」,研判病毒異較預期「多6至12倍」,嚇壞不少民眾;國內專家則認為,過去猴痘缺乏真實世界資料,此研究是拿過去的天花病毒演化速度來進行推算,因此比較結果可能失真,此外即使出現50個基因變異,也不能與增加疫苗失效、傳染力畫上等號,其實不用過度恐慌。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統計,全球已有7243例猴痘確診個案,54國出現疫情,日前葡萄牙國家衛生研究院曾發表一項從15件目前的猴痘病毒序列,與4年前的猴痘病毒株基因序列的比較結果,結果發現多達「50個遺傳變異」,研判病毒異較預期「多6至12倍」,不少民眾擔憂,猴痘疫情是否會成為繼新冠病毒之後的新的國際疫情大魔王。

SMC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7)日也舉行猴痘最新研究解析記者會,邀請國內頂尖專家釐清民眾疑慮。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顧銓表示,許多民眾看到猴痘鹼基變化多了6~12倍會擔心「代誌大條」,但是否真的如此則不盡然。

顧銓表示,從生物學來看,「突變」是生物細胞或病毒的DNA鹼基,發生了基因的取代,從常見的鹼基代碼ATCG來舉例,A、 C若變為T就是基因的取代。

顧銓表示,由於猴痘是2003年才發現首例在非洲大陸以外的人類感染事件,主要研究仍集中在非洲,相關研究資料較少,因此葡萄牙國家衛生研究院的這項基因比較研究,是拿2010年的天花病毒研究為基準,當時這項研究發現天花病毒每年平均會出現2個鹼基取代的事件,進而推算目前流行的猴痘病毒與和2018~2019年的猴痘病毒株相比「多達50種鹼基變異」,但猴痘病毒變異,不能拿天花的演化速率來算。

顧銓也指出,若猴痘病毒的鹼基發生取代,也不代表影響蛋白質氨基酸的序列,即使有50個鹼基變異,也僅有一半可能改變DNA序列,就算有發生,也不代表會對病毒的傳播力和免疫系統特性產生影響。民眾不用過度恐慌。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雯表示,天花、猴痘是DNA病毒,病毒會變異,但其實屬於RNA病毒的冠狀病毒變異速率會比猴痘快上100倍。此外目前並沒有證據指出,病毒的變異度就等於功能方面的變異,也沒有證據變異會影響疫苗的療效。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