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旬婦停經後陰道出血以為月經又來了 竟確診子宮內膜癌
  • A-
  • A
  • A+

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停經後陰道異常出血,當心子宮內膜癌(圖/資料照片)

▲停經後陰道異常出血,當心子宮內膜癌(圖/資料照片)

57歲的黃女士停經3年多,但3個月前開始出現陰道出血,但由於身體沒有不舒服,讓她誤以為月經又來了,也並不以為意;直到最近這1個月出血的情形越來越嚴重,於是前往醫院就診。醫師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她的子宮內膜厚度達1.2公分,之後進行子宮內膜切片,檢驗結果為子宮內膜癌。

衛福部國健署表示,子宮內膜癌為子宮體癌中最常見的一種癌症類型,每年新診斷子宮體癌個案中有超過九成以上為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常見的異常症狀包括: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症狀,除了與服用含賀爾蒙成分藥品或保健品有關之外,也有可能是子宮頸癌或子宮內膜癌的徵兆。

國健署表示目前國際科學實證子宮內膜癌並無有效的篩檢工具,因此只能靠增加對疾病的警覺,及早就醫來及早發現,可透過子宮鏡檢查及內膜切片證實病灶,及早接受治療,阻斷疾病進展。

研究顯示,子宮內膜癌危險因子包括:長期月經異常的病史、曾被診斷罹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停經後肥胖、有婦科癌症家族病史、服用僅含雌激素或其類似物成分的藥物或補充劑、罹患糖尿病等因素。

國健署呼籲,子宮內膜癌常見之症狀為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婦女若出現上述症狀,應儘速就醫。

美國癌症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AICR)指出,規律運動、適量飲用咖啡、健康飲食及維持適當體重,可有效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黃女士進一步接受影像學檢查,初步診斷為早期子宮內膜癌。在醫師的建議之下,她接受手術治療,術後的病理報告確認為第1期子宮內膜癌;後續也定期回診追蹤,預後情形良好,並未出現其他後遺症。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