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玉米驗出「嘔吐毒素」 食藥署公布近5年國內消費市場稽查結果
  • A-
  • A
  • A+

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一批自美國進口的「玉米」被驗出有嘔吐毒素之稱的真菌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圖/食藥署提供)

▲一批自美國進口的「玉米」被驗出有嘔吐毒素之稱的真菌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圖/食藥署提供)

食藥署昨(23)日公布本週的邊境查驗不合格清單,發現一批自美國進口的「玉米」驗出有嘔吐毒素之稱的真菌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2437 µg/kg,高於標準值1750 µg/kg近4成。將近50萬公斤的玉米得全數退運或銷毀。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今(24)日表示,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又稱為「嘔吐毒素」,容易因保存不當,污染玉米,所幸近5年,食藥署共稽查96件美國已輸入國內消費者市場的玉米,檢驗相關真菌毒素,全數合格。

食藥署昨(23)日,公布一款由「台宗聯採有限公司」自美國進口的「玉米」,製造廠為「THE DELONG CO., INC.」,品牌名稱為THE DELONG;驗出有嘔吐毒素之稱的真菌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2,437 µg/kg,高於標準值1,750 µg/kg近4成。共50萬1289公斤的玉米得全數退運或銷毀。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又稱為「嘔吐毒素」,容易在溫暖潮濕環境生長,產品也許保存不當而受到黴菌汙染。顏宗海表示,該黴菌特別容易在小麥、玉米生長,由於相當耐熱,即使烹調後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民眾誤食後會30分鐘內會出現食物中毒典型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肚子痛,發燒等症狀。

顏宗海表示,過去於花生食品,容易發現有黃麴毒素,黃麴毒素除了可能造成腸胃不適,也會增加肝癌風險;咖啡類食品則會有赭麴毒素,也容易增加泌尿道腫瘤風險

對此,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今(24)日也於每周例行食安記者會表示,由於美國玉米於邊境檢驗出真菌類汙染;食藥署也進行了針對美國玉米,檢驗包括黃麴毒素、赭麴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等真菌類毒素的後市場稽查,自108年-112/5月,共檢驗96件產品,共500公噸的玉米產品,全數合格。

對於昨日的美國玉米進口廠的玉米產品是否可能流入國內消費者市場?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科長魏任廷表示「台宗聯採有限公司」位於路竹區,據了解該業者過去進口美國玉米主要是用於供應動物飼料需求,較少用於人用的加工食品。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