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預防必知

民眾注意!流感、腸病毒雙疫情大爆發,陸續進入流行期。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16)日公布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急升10%,突破10萬人次,副署長曾淑慧預估疫情本週進入流行期;另,國內上週新增1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死亡病例,預測10月上旬國內健保門急診人次每週會超過1.1萬人次,也將正式進入流行期。(記者:簡浩正)

開學季,小心流感疫情蠢蠢欲動。有「柚子醫師」稱號的兒科醫師陳木榮分享臨床觀察,最近得流感的孩子有變多趨勢,過去幾天媽媽帶著高燒的孩子來診所,「幾乎百分之百都是流感」。他也提供簡易的判斷方式,只要有發燒合併肌肉酸痛,就要小心流感。(記者:簡浩正)

根據疾管署統計,目前國內新冠併發重症患者中多數為長者或慢性病患者,且每五人就有一人死亡。但根據最新「新冠全民認知大調查」卻發現,在新冠重症高風險群中,疫苗猶豫者比例極高。疾管署署長羅一鈞坦言,從接種率來看,國內仍約有80%長輩對新冠疫苗仍有疑慮,或覺得不方便而沒打,疾管署今年仍規畫300萬劑公費新冠疫苗,盼民眾破除迷思,今年10月1日起積極接種「左流右新」來保護自己。(記者:簡浩正)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9)日宣布,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自今(2025)年10月1日開打,今年共採購686萬多劑,創下有史以來最高外,且全面從原本的四價流感疫苗,改為移除其中一個B型Yamagata病毒株後的最新三價型。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提醒,今年購買數與去年相近、經費約15億元,疫苗為預防流感,避免重症與死亡最好的方法,呼籲公費對象應及早接種。(記者:簡浩正)

開學季將至,小心流感蠢蠢欲動。不過,流感不再只有秋冬要小心,尤其新冠(COVID-19)疫情後,更成全年化疾病。醫師示警,若今年A型流感H3N2捲土重來,強碰H1N1雙重流行,重症跟死亡風險高,免疫較弱的兒少更需警覺。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長者流感疫苗升級,依台灣ACIP建議轉換至高劑量或佐劑的加強型疫苗,將爭取預算並提高對於長者流感轉換的意識。(記者:簡浩正)

民眾注意!疾管署今(15)日宣布8月1日起,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適用對象,增列「產後兩週內之婦女」及符合「兒童青少年肥胖定義」之類流感患者。(記者:簡浩正)

新冠疫情仍在高原期!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預估新冠流行期是7月27日至8月2日,呼籲民眾踴躍接種新冠疫苗增加保護力。由於前陣子疫情升溫,快篩需求也增加,不過有民眾認為過去疫情爆發時,快篩仍有庫存,因此不擔心。對此醫師表示,快篩也是有保存期限的,若是過期的話,可能會影響準確度。綜合專家說法,快篩在生產後第3年仍有參考依據,不過原則是「C線一定要顯示,結果才可信」。

專家、醫團呼籲應擴充經費擴充強化呼吸道傳染病疫苗接種政策。疾管署長莊人祥回應,長者免疫加強型流感疫苗接種計畫,主要原因就是「預算問題」,需向行政院爭取經費才可能進一步推行。另,國家疫苗產業政策推動工作小組首次會議5月12日已舉行,討論新興疾病疫苗預購協議等議題,預計6月中進行第二次會議。強調該會議為政策建議性質,ACIP還會再討論,如編入預算,公務預算及菸捐會隨之增編。(記者:簡浩正)

立法院厚生會日前舉行公聽會指出,呼吸道傳染病齊發持續影響國人健康,其中併發重症及死亡個案以高齡長者及具相關病史的高風險族群為主。醫師與專家示警,除新冠外,流感、肺炎鏈球菌感染都有疫苗可預防併發症降低住院機率,但長者等高風險族群接種率低、政策誘因不足,且疫苗基金有限,無法採購加強型流感疫苗,成為防疫困境。(記者:簡浩正)

各式病毒齊發!近期「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類流感都相當活躍。此外,台安醫院小兒科醫師詹前俊分享,流感跟新冠病毒也正在流行,加上腸病毒疫情將進入好發季節,預估5、6月會有多種病毒齊發,直言現在病毒流行已經不按時序性來。

今(114)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將由四價疫苗改回打三價疫苗。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2)日公布114年度公費三價流感疫苗採購作業及評選結果,今年總計花費16.7億、採購686萬4910劑,其中計畫實施對象647萬9080劑,較去年增加約4.2萬劑,共五家廠商得標,其中國光生技不受「鼠亂」爆料影響,以供貨316萬、約4成7拿下第一位;高端疫苗則以約38萬排在第五。(記者:簡浩正)

流感脫離流行期。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25)日公布最新流感疫情監測數據,上週全台因類流感就醫人次約11萬例,雖監測資料顯示流感占比下降,疫情已逐漸脫離流行期,但仍有重症及死亡病例發生;且上週新增24例流感併發重症,11人不幸病逝,主要感染A型H1N1病毒。疾管署提醒,流感雖然趨緩,但氣溫變化大,仍要做好防範,以降低重症風險。(記者:簡浩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