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猴痘會癢?康復可馬上做愛?感染科醫師揭密「你不知道的事」
  • A-
  • A
  • A+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猴痘病毒主要經由親密接觸傳播,同時屬於非典型飛沫傳播,即長時間共處一室或近距離交談也有機會染疫。(Photo credit: NIAID on VisualHunt)

▲猴痘病毒主要經由親密接觸傳播,同時屬於非典型飛沫傳播,即長時間共處一室或近距離交談也有機會染疫。(Photo credit: NIAID on VisualHunt

國內累計發現21起猴痘(Mpox)病例,包括14個本土病例和7例境外移入。感染科醫師表示,猴痘雖可能經由飛沫傳播,現階段仍以親密接觸為主,康復3個月內體液恐殘存病毒,建議還是避免從事性行為。坊間流傳,感染性病之後皮膚長出來的東西多半不痛不癢,醫師強調,猴痘水泡可能讓患者感到「又痛又癢」。

衛福部疾管署28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猴痘病例,包括4個本土病例和1例境外移入(日本),全是本國籍男性。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其中4例位於北部,1例位於南部,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因陸續出現發燒、喉嚨痛、淋巴結腫大、紅疹、水泡、膿皰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台灣目前累計21例猴痘,包括14例本土及7例境外移入。

疾管署表示,這一波猴痘疫情以親密接觸的人際傳播為主,若民眾曾有高風險行為,後續出現皮疹、水泡、斑疹、斑丘疹、膿疱、發燒、畏寒、頭痛、肌肉疼痛、關節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等症狀,應配戴口罩儘速就醫。

國泰綜合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臨床病理科主任崔可忠表示,目前案例顯示,猴痘主要仍透過接觸(體液)傳播,即便外傳國內病例多為特殊族群,但這不代表異性戀就不會感染;另外,猴痘可經由飛沫傳播,一般人和感染者共處一室也有感染的機會,不過猴痘的變異性和傳播力遠不如新冠病毒(COVID-19),未來應不至於演變成大規模社區疫情。

接種1劑猴痘疫苗可獲4成防護力。(圖/讀者提供)

▲接種1劑猴痘疫苗可獲4成防護力。(圖/讀者提供)

國內已開打猴痘疫苗,唯數量有限,不少有意接種的民眾向隅。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加購的1萬劑疫苗已到貨,可供約3萬人使用,4月15日前會開放下一階段意願登記,第二階段接種地點有望從現階段的8家增加到40家醫療院所。

崔可忠說明,第一劑與第二劑猴痘疫苗(暴露前預防)的接種間隔至少28天(4週),海外文獻顯示,打完第一劑可獲4成防護力,進一步接種第二劑保護力可達8成。因此打過疫苗不等於金鐘罩上身,仍應避免高風險行為。

崔可忠還說,猴痘患者康復解隔後3個月內,分泌物(如精液)仍可能殘留病毒,應儘可能避免與人發生親密接觸,如果按捺不住,別忘了做好防護措施。

民間流傳一種說法「性傳染病通常不痛不癢」,崔可忠表示,猴痘水泡可能會發癢,部分病例甚至反映疼痛不適。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也證實,猴痘皮疹看起來像膿疱或水泡,可能會疼痛或發癢(may be painful or itchy)。

崔可忠提醒,如果發現自己開始發燒、出疹,回頭檢視近期也確實發生過相關風險行為,應減少與他人接觸,並儘快至大醫院就診,讓醫師評估安排採檢。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