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根據衛福部規定,目前僅限醫院可設置CT、MRI。(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越來越多疾病診斷需使用電腦斷層(CT)或磁振造影(MRI)。衛福部醫事司昨討論讓醫院外的醫療機構如診所、健檢中心設置CT、MRI,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指出,會中就設置規範方面尚未有共識,還要持續搜集意見;不過有放射師嘆執業環境差、新人起薪僅3萬,直言「想轉行去鼎泰豐」工作。
根據衛福部醫事司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目前僅限醫院可設置CT、MRI。中華民國醫事放射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日前建議,應開放醫院外醫療機構如診所、健檢中心等設置,讓自費健檢分流。
衛福部醫事司昨日下午邀集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中華民國醫事放射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等相關單位開會討論可行性。劉玉菁會後接受媒體電訪說明,會議初步有2個結論,與會者高度共識要改善醫事放射師執業環境;至於設置CT、MRI的機構,這次主要目的是在搜集意見,還沒有定論,但會中不少意見認為在診所設置可能風險大於好處。
▲醫事放射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杜俊元表示,放射師在醫療產業裡是弱勢、面臨低薪問題。(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與會的醫事放射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杜俊元受訪表示,上述議題會中醫院相關代表不認同,希望在醫院內部分流即可,且開放恐讓民眾接受輻射劑量增加。他認為相關設置都有法令規範,「沒道理在醫院做不會增加劑量、在外面就會。」
「放射師在醫療產業裡是弱勢!」杜俊元更點出放射師的「低薪問題」。他說國內放射師通過國家考試總數約1萬2000多人,有執業登記在醫院上班約7300人,因新人起薪僅3萬元左右,即便因服務急診輪三班加給後,薪水僅接近4萬;加上現行設置規範讓放射師被綁在醫院,無法到診所等處工作,曾有公會成員無奈對他說:「要不要乾脆轉行去鼎泰豐」。認為中間的5000多人差距可能就是因環境因素,不願投入醫療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