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石崇良近日拋出補充保費新制變革,包括利息、股利、租金三項目的補充保費改採「年度結算制」,估影響約480萬人,消息傳出後立刻引發民怨大反彈。昨晚行政院長卓榮泰下令急踩煞車,暫緩具爭議的規畫。醫師蘇一峰則說,為了健保永續經營要改革是對的,不過方法方向不太對;他並點出3類人才應該多收費,才符合公平正義。
石崇良本週二時接受媒體專訪,拋出啟動《全民健康保險法》第31條修法,在不漲健保費下提出「補充保費」三大改革,包括:股利、利息、租金所得改採年度結算、單筆扣繳上限1000萬提高到5000萬、高額獎金扣費門檻調整為最低工資的四倍。預計明年提修法、最快116年上路。
不過此舉引發股民、勞工等族群甚至包租公抱怨。石崇良昨日舉行臨時記者會說明時,坦承並沒有問金管會,但也不希望影響股市,並強調改革是為了健保的付費公平性。不過他也強調政策還在研議、溝通階段。
不過,民怨這把火似乎越燒越旺,加上綠營黨內也傳有怨言。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昨晚強調,為了確保健保制度能長久運作,衛福部正研擬調整補充保費的修法方向,目前仍在初步階段;卓揆已指示衛福部廣泛聽取各界意見,暫緩具爭議的規畫。
面對外界質疑,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也在臉書發文表示,此次補充保費加收會引起民怨,根本原因在於「民眾感受到不公平」。他認為,應針對使用醫療資源較多者設計差別費率,「醫療用的多,小病跑大醫院,小病跑急診的人」,這些人多收費才符合公平正義。
另,他也發文提及,為了健保永續經營要改革是對的,不過方法方向不太對!必須增加收入沒錯,使用者付費才對;還要減少資源浪費,一樣使用者付費;國家要增加對健保醫療的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