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過了粽子還剩一堆…放冷凍能冰多久?營養師解答了
  • A-
  • A
  • A+

圖、文/CTWANT

營養師提醒民眾,粽子最好在一周內吃完。(示意圖/翻攝Pexels)

▲營養師提醒民眾,粽子最好在一周內吃完。(示意圖/翻攝Pexels)

隨著歷史的發展,端午節吃粽子成為一種文化傳統,不過由於粽子一大串,不少人過節後仍吃不完,會放在冰箱保存許久,不過營養師就提醒,最好在一個禮拜內將粽子吃完,且從冰箱取出復熱後,當次就必須吃完。

食藥署指出,端午節正值氣候炎熱時期,溫度高、濕度大,適合各種微生物、致病菌或黴菌生長繁殖。如果食品保存不當,例如粽子等,就容易導致變質腐敗。因此不論是自己製作或是購買的粽子,如果暫不食用,都應儘速放進冷凍庫(-18℃以下)貯藏。透過低溫保藏技術,能減緩微生物繁殖速率,進而有效地延長食品保鮮期。

然而食藥署也提醒,食品在貯存過程中,品質也會發生些微變化,例如色澤的劣變或是風味的劣化等,這些變化可能是來自食品本身成分間相互作用或是微生物繁殖所造成,因此若要確保粽子保有原來的風味,建議應儘速食用完畢,不要放置冷凍庫太久。此外,也呼籲民眾,要食用時,可以先將貯存在冷凍庫的粽子移到冷藏櫃解凍,再使用電鍋或微波爐加熱,以避免吃下中心未熟透的粽子,這樣一來就可以安心吃粽慶端午哦。

馬偕紀念醫院營養醫學中心副主任蔡一賢也表示,冷凍庫並非一直處於封閉狀態,一旦開關,溫度會波動,增加食物儲存風險。因此最好在一個禮拜內將粽子吃完。她也指出,存放過久的粽子復熱後口感會變差,為了安全建議盡快食用。蔡一賢還提到,不少人會冰回去,除了粽子內的食材如海鮮等也影響儲存時間,有些家庭四人一起蒸了六顆粽子,未吃完的再放回冷凍庫,經過室溫再冰回去是相當危險的。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