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沾鍋」用錯竟害人昏倒 NG用法曝!等於吸毒
  • A-
  • A
  • A+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許多人會使用不沾鍋烹煮食物。(圖/Pixabay)

▲許多人會使用不沾鍋烹煮食物。(圖/Pixabay)

許多人會使用不沾鍋烹煮食物,有「無毒教母」之稱的譚敦慈表示,曾有人用不沾鍋炒菜,中途離開後回到廚房竟昏倒,原因是吸到有毒物質。她表示,使用不沾鍋要冷鍋、冷油,且爐火勿太大,應控制在鍋底面積的2/3;過程要全程使用抽油煙機。

林口長庚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在《醫師好辣》節目中表示,曾有人使用不沾鍋時,接聽電話後,在廚房後昏倒,原因是吸入有毒氣體。為了預防有毒物質,民眾選購不沾鍋時,要挑選不含「全氟辛酸」的鍋子。

她並提醒,民眾使用要冷鍋冷油,不要熱鍋熱油;爐火勿太大,應控制在鍋底面積的2/3;使用不沾鍋要全程開啟抽油煙機。

清洗不沾鍋時,她表示,勿用自來水直接沖洗鍋面,務必要將鍋子反過來,先沖鍋底、進行降溫後,再清洗不沾鍋,才能確保安全。

至於如何判斷不沾鍋的塗層是否掉落,譚敦慈表示,可在不沾鍋中加水,水煮沸時,若冒的泡大小不一致,則塗層可能已脫落;若一致,該不沾鍋仍可持續使用。「若不沾鍋已開始沾黏食材,應該廢棄不用。」

食藥署官網表示,不沾鍋鍋內塗有一層聚四氟乙烯(PTFE)的塗料,俗稱「鐵氟龍(Teflon)」,具有耐高低溫(-190~260℃)、耐蝕性等性能。此不沾塗料之特點為烹調時使用油量較少且食物不易沾黏附著,鍋具較易清洗。

食藥署提醒,若塗料含有全氟辛酸(PFOA),此物質加熱至327℃時,溶出機率增加。全氟辛酸可能造成肝臟損傷、影響內分泌系統,目前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第2B 類可能致癌物質。

食藥署並表示,不沾鍋應避免5NG行為,包括過度用力使用鍋具剷刮表面、烹調帶硬殼海鮮或帶堅硬骨頭的食材、長時間高溫烹煮、無油無水狀態下空燒鍋具,過度用力以鋼刷刷洗,以減少因刮傷、磨損、異常高溫而增加食品容器具之溶出風險。一旦發現鍋面刮傷或損傷,就應避免使用。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