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跑護校生吐心聲:實習好寒心 錢少壓力大「被性騷只能噤聲」
  • A-
  • A
  • A+

圖、文/CTWANT

各大醫院期待護校畢業生能補足護理師人力,但若職場環境不改善,恐怕「落跑」人數會更多。(示意圖/CTWANT提供)

▲各大醫院期待護校畢業生能補足護理師人力,但若職場環境不改善,恐怕「落跑」人數會更多。(示意圖/CTWANT提供)

護理師離職潮有多嚴重?依衛福部數據,2021年疫情時護理師離職率為10.13%,2022年已升至11.73%,而護理師空缺率也升至6.53%,皆創下10年新高。尤其今年2~4月,已有800多名護理師離職,代表衛福部的利多政策仍留不住護理師。「我最受不了『花花班』,大夜班接著上早班,也太慘了吧!為什麼會如此不合理?」30歲的王小姐正是8年前落跑的護校畢業生,她去醫院實習看到職場環境後,就決定說掰掰。

王小姐透露實習時有一次巡房,竟發現患者倒在廁所裡,已經沒有氣息。「我真是嚇壞了,而且忍不住一直想:如果我再早一點來巡房,是不是就能救回患者的命?這個念頭一直揮之不去,讓我感到很自責。」

對二十出頭的新手護理師來說,醫院工作的高壓力讓人喘不過氣,尤其是白色巨塔裡的權力不對等實況。「在部分醫院,護理師被規定要盤髮、不能染髮、不能做指甲、只能穿白襪;我也聽說很多護理師跟病人或家屬有紛爭、甚至遭到性騷擾,醫院高層都要求護理師忍耐,將事情壓下來。」

除了精神層面,由於需要長時間憋尿、輪班,泌尿道感染、睡眠障礙都是護理師常見的疾病,還有常常沒時間吃飯,所以護理師往往會準備一杯超大杯手搖飲防身,不只能止渴、有時還能止飢,卻嚴重傷害健康。

「還有薪水太低,這樣高強度的工作竟然只值一點點錢!」王小姐說,護理師的底薪大約只有2萬多,要靠著各種獎金、輪班,層層加總起來才能增加收入,「真的是辛苦錢!但還是太少了,所以很多人寧願選擇別的工作。」王小姐目前擔任企劃工作,而她的同學們也大多轉行,有些可以轉任藥廠業務,年薪破百萬又不必輪班;少數擔任護理師的都轉調到門診單位,或是乾脆護病比低的加護病房,相較之下比較輕鬆。

衛福部曾設定目標,2030年台灣的護理人力目標要達到24至26萬,但目前全國僅18萬名護理師,若不能徹底改善護理工作環境,未來護理師人數恐再創新低。

臺大醫院、成大醫院企業工會近日也召開記者會,希望衛福部能正視加護病房護理人員難以休假的現況。(圖/CTWANT提供)

為了留人,衛福部今年實施夜班津貼,希望為護理缺口止血。「這根本是加假薪!」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顧問陳玉鳳表示,許多醫院「加薪資、扣獎金」,錢根本沒有到護理師的荷包,已經陸續收到不少投訴案。

陳玉鳳說,有護理師抱怨,至今只收到1月的夜班津貼,也有護理師提供薪資條,證明雖然增加津貼,但獎金卻減少了,一加一減之後根本沒差。另外,許多醫院違法跨科支援,能力較好的護理師必須承擔更多工作量,導致護理師「相互壓榨」,人力持續流失。

陳玉鳳認為,要真正改善護理環境,首先要盡快公佈合理三班護病比入法時程,避免護理師過勞;其次是建議由「醫院」給護理師全面加薪,而且要加的是底薪,不能僅是政府編列預算有時效性的夜班薪貼,或是其他能被砍掉的獎金。

另外,護理班表長期違反勞基法,希望勞動部ヽ衛福部ヽ立法院等落實查緝監督,同時列入評鑑分數,讓護理師能好好休假,而非在醫院被凹,休假在醫院上課、寫紀錄、交班,還不能報加班、不能報加班費。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則呼籲,政府先前承諾的白班開刀房、急診和ICU的津貼政策,應該盡快提出,以增加護理師留任的意願,「今年6~8月是關鍵期」,若白班津貼儘速實施,就能增加護理人員回任,同時吸引今年畢業的護理系學生投入醫院職場。

(圖/CTWANT提供)

▲(圖/CTWANT提供)

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