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流感病逝!網嘆大S「延遲就醫」 醫揭3關鍵打臉:猝逝前都覺得還好
  • A-
  • A
  • A+

娛樂中心/張尚辰報導

藝人大S在日本旅遊時,因流感併發肺炎而去世。(圖/翻攝自微博)

▲藝人大S在日本旅遊時,因流感併發肺炎而去世。(圖/翻攝自微博)

台灣女星大S徐熙媛在日本旅遊時,因流感併發肺炎而去世,享年48歲。大S在日本就醫的過程也引發討論,有網友認為,如果早有症狀就應該及時就醫,而不是硬撐著身體,對此內科醫師姜冠宇列舉3個原因表示,「我認為,不用譴責大S的延遲就醫」。

據了解,大S在1月29日抵達日本時就已經有不舒服的症狀了,後來選擇待在飯店休息,直到最後真的受不了才去看病。有網友就認為即使在國外也不應該延誤就醫;不過也有另一派網友表示,因為出國旅遊,對國外醫療不熟悉,也為了不耽誤家人的行程,所以會先選擇吃藥撐著。對此,姜冠宇醫師今(4)日發文指出,「並不是逝者已矣,而是就醫行為原本就是多重因素影響,一是疾病特性,二是環境,三是患者內在狀態」。

姜冠宇醫師表示,在國外就醫對病患來說是一大考驗。(圖/資料照)

▲姜冠宇醫師表示,在國外就醫對病患來說是一大考驗。(圖/資料照)

他進一步解釋,許多患者對自己的狀況不一定是最清楚的,因此也沒有辦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他分析,大S當下或許會覺得「還好、再看看」,但是有不少臨床醫師接到的病患都是病情已經拖到非常嚴重才來就醫的。而回顧當初的疫情,很多隔離病房的病人本來都看起來還好,結果就突然猝逝了,「病人猝逝前一秒都可能覺得自己『還好』」、「凡是非典型肺炎進展很多都是如此,包含流感」。

接著「環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姜冠宇說明,在國外就醫對病患來說也是一大考驗,「除了當地分級醫療制度較為嚴格,加上語言是否成為心裡的障礙」,若沒有在國外生活過,其實很難想像醫療的本質是如何的冰冷與不友善,「台灣的醫療親民,是舉世獨特環境,還類似多語言環境」。

姜冠宇認為「不用譴責大S的延遲就醫」。(圖/資料照)

▲姜冠宇認為「不用譴責大S的延遲就醫」。(圖/資料照)

姜冠宇說,「患者本身的內在狀態」也不能忽視,他以「幸福感」跨國研究來舉例,「如果同樣的錢、預算給她,觀察她的消費和回饋評分,發現人類寧可買禮物送人,與享受體驗式的服務,而相對投資在醫療,是被認為相對『不幸福』的」,所以,推論像大S這樣感性的人,就算有病徵還是寧可抱病出國,「如果是一個感性的靈魂,就像大S的感情一樣,她當然會對於有幸福感的事物不經思考都會追求,而對於冰冷、陌生、過度理性的事物,當然遠離,或是『再看看』」。

最後姜冠宇表示,自己並不會責怪大S延遲就醫一事,「這可能是海外就醫的共通困境,如果是很理性、解決問題為優先的男性,很可能無法體會感性的女性就醫時的強大心理障礙」。面對大S的離世,姜冠宇也深表遺憾,「我還是很希望若有機會,她來世還是可以選擇再來台灣,也許可以繼續以感性的靈魂追求前生的缺憾,也許可以轉向體驗不一樣的價值,穩定地活著。持續鼓勵人們在多變的年代體悟智慧、追尋真幸福,活出自己人生的色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