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琳罹血癌!醫曝常見5症狀 男生出現「1情況」別忽略
  • A-
  • A
  • A+

 

健康中心/楊惟甯報導

沈玉琳證實罹患白血病。(圖/翻攝自沈玉琳臉書)

▲沈玉琳證實罹患白血病。(圖/翻攝自沈玉琳臉書)

藝人沈玉琳上(7)月底因身體不適緊急住院,今(6日)證實罹患白血病,也就是俗稱的「血癌」。對此,護理師譚敦慈曾在節目中分享家人的親身案例,提醒「男生貧血真的要很注意」;新光醫院與台北慈濟醫院的血液科醫師也進一步說明白血病的早期徵兆與相關風險,呼籲民眾及早察覺、定期檢查。

譚敦慈曾在節目中分享,弟弟37歲那年健檢時,發現血色素稍低、出現輕微貧血,未料短短一個月內便出現發燒,經檢查後被診斷為白血病。她表示,當時雖有捐贈骨髓給弟弟,手術也很成功,但因後續排斥反應過強,導致許多併發症,結果非常不理想。

她提醒,許多男性經常忽視貧血問題,認為「只是壓力大、少睡覺」,但實際上可能是血液系統出現異常,尤其貧血、發燒與反覆感染,都可能是白血病早期徵兆,應提高警覺。

新光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賴泓誌也說明,男性若出現貧血,有些情況或許只是慢性痔瘡等良性出血導致,但也可能是白血病等血液腫瘤的早期徵兆,需進一步檢查才能確認。他指出,貧血與低血壓不一定有關,慢性貧血的患者未必會有血壓偏低的現象,除非發生大量出血或進入休克狀態。

賴泓誌提醒,不要輕忽「疲倦、虛弱、反覆發燒」這類看似平常的小病痛,若伴隨持續性貧血、皮膚瘀青或不明出血,應儘速就醫檢查。

台北慈濟醫院血液科主任高偉堯也進一步解釋,白血病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大類,其中急性白血病又可細分為骨髓性與淋巴性兩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多發於成人,發生率每10萬人約3~5人;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則多見於孩童。

高偉堯表示,急性白血病的症狀包括感染、發燒、出血、貧血等,當骨髓發生癌變,白血球異常增生、造血功能失衡,不僅造成免疫力下降,也可能侵犯其他器官。治療上會依白血球數量與基因變異進行分型與預後評估,嚴重者須考慮盡早進行骨髓移植,但移植後半年內需密切追蹤,以避免排斥反應或嚴重併發症。

白血病常見症狀有哪些?如何預防?(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白血病常見症狀有哪些?如何預防?(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白血病是一種血液系統的癌症,主要是骨髓造血細胞異常增生,導致白血球不成熟、失控,抑制正常血球生成,進而影響免疫、防止出血與氧氣運輸功能。

•反覆發燒或感染:免疫力下降造成容易感冒、久病不癒

•不明出血或瘀青:牙齦流血、皮膚紫斑、月經過多等

•持續性貧血:臉色蒼白、疲倦、心悸、頭暈

•體重減輕:短時間內食慾下降、明顯消瘦

•骨頭疼痛或關節腫脹:尤其常見於兒童患者

•有家族血癌病史者

•唐氏症、神經纖維瘤症等基因異常者

•長期接觸放射線、農藥、化學毒物者

•曾接受化療或免疫抑制治療者

•染色體異常與癌基因突變者

•避免接觸高風險致癌物,如工業溶劑、輻射線

•定期健檢,觀察血球指數是否異常

•均衡飲食、避免過度飲酒與吸菸

•增強免疫力、改善生活作息與壓力控制

•有家族病史者應加強血液檢查與追蹤

醫師也呼籲,白血病並非「遙不可及的重病」,它可能從一個「你以為只是累」的小症狀開始。定期檢查、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才是對抗血癌最有效的防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