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許多人為了控制體重,都會嘗試各種嚴苛的節食或運動計畫,但往往難以持之以恆。雖然專家總建議「慢慢吃」能幫助減少熱量吸收,但對現代人來說,這卻是個知易行難的挑戰。不過,日本一名內科名醫揭露了一個簡單的祕訣:只要在餐前喝一杯特定的飲品,就能輕鬆啟動身體的減重機制,無須再為節食而苦惱。

食農專家韋恩在他的臉書專頁中指出,最新的研究顯示,大腦的飽食中樞位於海馬迴,而飽足感需要累積足夠的進食記憶後才會產生。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邊吃飯邊滑手機或看電視的人特別容易變胖,因為注意力不集中會讓飽食感難以累積,導致不知不覺就吃下過多食物。

這個機制的核心是一種被稱為「瘦體素」(Leptin)的荷爾蒙。瘦體素會在用餐後隨著血糖上升而分泌,並在進食約20分鐘後開始發揮作用,向大腦傳遞「我吃飽了」的訊號,幫助抑制食慾與食量。因此習慣細嚼慢嚥的人比較不容易胖,因為他們能等到瘦體素發揮作用,自然就會停止進食。

不過,對許多無法改變快食習慣的人來說,該怎麼辦呢?日本知名內科醫師工藤孝文在他的著作《50歲開始要注意的「不顯老」瘦身法》中提供了簡單的解決方案。他指出,只要在用餐前20分鐘,喝下一杯「檸檬水」,就能有效促進瘦體素的分泌,讓人更快產生飽足感,自然就能減少食量。
其原理在於,檸檬的清香與酸味能夠刺激交感神經,進而影響大腦的飽足中樞,幫助瘦體素提前分泌。這杯神奇的飲品製作方式非常簡單:只需在一杯水中,加入約一湯匙的檸檬汁即可。如果改用碳酸水,氣泡還能讓胃部膨脹,進一步增強飽足感,達到更好的減重效果。

一項發表於《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的臨床實驗也指出,與飲用清水相比,同樣份量的檸檬水能在早餐後30分鐘將胃中食物體積提高1.5倍,胃排空速度亦提升1.5倍;同時,血糖峰值下降約35%,有助延遲飢餓訊號出現,降低總進食量。
雖無足夠人體研究,但動物實驗顯示,檸檬皮多酚能加速肝臟與脂肪組織的脂肪 β-氧化,減少脂肪堆積,改善胰島素與 leptin 阻抗。

這項方法之所以備受推崇,在於它完全不需強迫自己改變飲食內容,也不用刻意計算卡路里。只要在用餐前加入這個簡單的步驟,就能利用身體的自然生理機制來達到體重控制的目的。
工藤孝文醫師認為,與其讓自己陷於痛苦的節食循環中,不如從改變一個小習慣開始。透過這簡單的一杯檸檬水,你將會發現自己對食物的慾望自然減弱,從而輕鬆達成減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