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命不是萬靈丹!營養師揭免疫力關鍵:多睡1小時感冒機率減半
  • A-
  • A
  • A+

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研究指出,睡眠不足、疲累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感冒機率大增。(示意圖/PIXABAY)
研究指出,睡眠不足、疲累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感冒機率大增。(示意圖/PIXABAY)

隨著秋冬氣溫驟降,流感及各式呼吸道病毒活躍,感冒與重症風險同步拉高。面對這波季節性挑戰,許多民眾習慣性地「狂吞維他命」來抵禦病毒。然而,營養師曉晶近日在臉書上提醒大眾,這種做法可能只治標不治本。她指出,除了均衡攝取關鍵營養素外,「睡眠品質」才是決定免疫力強弱的真正王牌,也是當前「睡眠免疫學」研究揭示的一個被長期忽略的重點。

醫學期刊實證:睡眠不足是感冒「最強預測因子」

曉晶引用了具里程碑意義的醫學研究,強調睡眠對抗病毒能力的核心地位。她指出,2015年《Sleep》期刊的一項研究結論極具震撼力:每晚睡眠時數不足5小時的人,感染感冒的風險是睡足7小時者的4.5倍。這項研究顯示,相比年齡、壓力、吸菸與否等因素,「睡眠時間短」是預測民眾是否容易感冒的最重要因素。

曉晶解釋,免疫系統最怕的就是營養失衡加上睡眠不足的雙重打擊。當人體長期熬夜或睡眠品質不佳時,不僅會影響免疫細胞的生物鐘,2021年《Communications Biology》研究也指出,連續三晚僅睡4小時,體內的發炎指標CRP(C-反應蛋白)與IL-6(介白素-6)會顯著上升,同時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的活性會下降,使身體進入慢性發炎狀態,為病毒入侵打開大門。

許多民眾會吃維他命等保健品提升免疫力。(示意圖/freepik)
許多民眾會吃維他命等保健品提升免疫力。(示意圖/freepik)

營養強化防禦:維生素D、鋅、益生菌「三劍客」不可缺

儘管睡眠是核心,但關鍵營養素的補充仍是築起防線的基石。曉晶強調以下「三劍客」在秋冬防疫中的作用:

1. 維生素D:免疫系統的「防禦開關」
    維生素D能促進抗菌肽生成,強化呼吸道黏膜防護,並降低重症感染時可能發生的「細胞激素風暴」風險。曉晶指出,2025年《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的臨床試驗已顯示,兒童在冬季規律補充維生素D後,呼吸道感染率有明顯下降。對於日照不足者,建議透過牛奶、雞蛋或每週兩次鮭魚料理等天然食物來提升濃度。

2. 維生素C與鋅:感冒初期的「黃金拍檔」
    當喉嚨開始不適時,及時補充有助於縮短病程。2023年《Nutrients》研究顯示,每日攝取1至3克維生素C可減輕感冒症狀、縮短病程,特別是在兒童身上效果更為明顯。同時,2025年《Immunity & Ageing》回顧研究強調,鋅缺乏會加速T細胞活性下降與免疫老化;補充鋅則能增強防禦力,並縮短呼吸道感染病程。

3. 益生菌與Omega-3:腸道免疫的「平衡器」
    曉晶指出,人體高達70%以上的免疫細胞位於腸道。連續四週補充多株益生菌,有助於提升分泌型IgA(黏膜抗體)並減少上呼吸道感染的風險。此外,Omega-3脂肪酸則能有效抑制發炎路徑,促進解炎脂質生成,維持身體發炎反應的平衡。

曉晶指出,透過優質睡眠才能讓免疫細胞完成「修復工作」。(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曉晶指出,透過優質睡眠才能讓免疫細胞完成「修復工作」。(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深度睡眠是免疫系統「修復工」:固定作息、搭配助眠飲食築防線

營養師曉晶最後總結,秋冬季節想要健康不倒下,「睡得好、睡得深」與營養均衡是缺一不可的雙重防線。

她建議民眾應建立固定的入睡時間,並在晚餐搭配有助於放鬆神經、促進褪黑激素分泌的食物,例如富含鎂與色胺酸的「菠菜豆腐湯與糙米飯」,幫助身體順利進入深度睡眠期。唯有透過優質睡眠讓免疫細胞完成「修復工作」,才能真正為身體築起穩固防線,讓病毒無機可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