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張尚辰報導

台中一名50歲的江姓婦人,在2008年因婦科感染服用抗生素後,身體突然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她的皮膚開始出現大範圍紅腫、起泡,輕碰即破,醫師診斷為罕見的「史帝文強生症候群」,此症死亡率可高達三成。病發後,她被緊急送醫治療,約一週順利控制病情,但後續卻誘發乾燥症,使她必須持續接受追蹤照護。
江姓婦人透露,症狀一開始只是一點疹子,但短時間就蔓延全身,呼吸也變得困難,家人見狀立即送醫,幸好在醫療團隊介入後,急性危機才得以解除。
對此,台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陳韻文說明,「史帝文強生症候群」多半與特定藥物有關,包括抗癲癇藥、抗生素或止痛藥等。在台灣,每年大約有25名患者確診此疾病,典型症狀為全身紅疹、水泡與皮膚脆弱,整體死亡率約落在20~30%。
陳韻文指出,許多人以為史帝文強生症候群只在發作期間危險,但最新研究顯示,患者之後的免疫系統仍可能受到長期影響。根據台中榮總研究團隊的分析,史帝文強生症候群病患日後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5.6倍,其中紅斑性狼瘡風險上升14.8倍,乾燥症風險則增加5.3倍。
針對江姓婦人誘發的乾燥症,台中榮總數位醫學部主任陳信華補充,全台每十萬人就約有6人受到此疾病影響,治療以口服藥物與外用藥膏為主,目前也有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他提醒,若能及早就醫,大多數患者的症狀都可獲得顯著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