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終結站

夏天來了!天氣真的好熱,民眾可能會吃冰涼西瓜等水果消暑,不過網路也流傳將吃剩的西瓜皮切成薄片敷在臉上,可以治療痘痘,還有鎮定、消炎、補水及美白的效果。對此,皮膚科醫師表示,臉部皮膚有問題,也不可直接敷貼西瓜皮,以免造成皮膚過度刺激,若痘痘紅腫發炎,還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記者:簡浩正)

許多民眾每天一定要喝一杯咖啡提神,一天才算真正開始,咖啡喝多了會脫水、造成骨質疏鬆嗎?對此,金鶯診所表示,研究指出喝3杯shot的咖啡,人體只會脫出一百多cc水分;而骨鬆主要是缺鈣和維他命D。(許雅惠)

正當台灣各界努力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網路社群近日出現「台灣疫情已經失控,殯儀館連夜燒不停」等訊息,且附上滿地屍體的照片,四處瘋傳。調查局表示,該照片根本是韓國2013年的電影《流感》劇照,傳播訊息的推特帳號,過去就曾被檢舉過造謠行為,卻改名繼續散布,不排除為「境外勢力」的人頭帳號,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切勿輕信、轉傳。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召開記者會說明疫情最新進度,本土加境外確診數首度飆破6百例,來到630例(本土439、境外191),隨著疫情再次升溫,又有網友在通訊軟體LINE散布「端午節不要出門」,指揮官陳時中今強調,網路流傳「端午節不要出門」是假消息,「我們沒有這樣講,但還是希望大家避免與太多不特定人接觸、落實戴口罩,但沒有要求民眾不要出門」。(記者洪玲明)

近期低溫來襲,這時若來一碗濃濃稠稠的肉羹湯、玉米濃湯,暖胃又暖心。但其實也有人不敢喝羹湯,因為湯裡面加了太白粉勾芡,他們認為太白粉「有毒」,會影響健康。對此,食藥署澄清道:「其實太白粉勾芡本身是沒有毒的!只是太白粉是澱粉,吃多易胖。」(實習編輯 許琬琦)

適當清潔臉部與身體,可以保持乾淨,但是,許多人的清潔方式與使用的產品卻不適合自己!無論是洗臉還是洗澡,「泡泡」越多真的不代表越乾淨欸!食藥署出面闢謠表示:「有些起泡力較弱的產品一樣能帶走油汙,此外也不可過度清潔肌膚,以免傷害角質層讓皮膚保護力下降」。(實習編輯 許琬琦)

睡眠是人一天當中很重要的事情,但隨著3C產品普及化,使得生活壓力日趨擴大,「失眠」已經成為現代文明病,也有不少人都被睡眠問題困擾。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分享「睡前不做6大NG事」,若改掉這些壞習慣,就能幫助睡眠品質提升。(實習編輯 許琬琦)

皮蛋是台灣特色美食,雖然外觀與味道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但有人到現在還是會驚喊:「你怎麼敢吃皮蛋,這是用馬尿泡出來的欸!?」也道出許多民眾的錯誤迷思,食藥署在網站上澄清表示:「現代皮蛋衛生又安全,根本跟馬尿一點關係都沒有。」(實習編輯 許琬琦)

網傳「好市多烤雞、胡椒鹽雞、炸雞不要買...打生長激素肉很嫩..這些進口雞都是來自英國農民養育...莓果類委託印尼農民種殖,印尼農民用DDT當農藥,吃了會產生肝癌」?對此傳言,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發布事實查核報告表示,這個傳言是錯誤的!

真的要打疫苗第三劑?我國新冠(COVID-19)疫苗陸續抵台,今早有某醫學中心醫護人員反映,接獲電子郵件通知可打第三劑疫苗,但內容有些地方怪怪的,不清楚是真是假,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郵件為假訊息,請收到信件的民眾不要相信。

別相信網路謠言。近日網路上盛傳,吃了超商販售的即食飯糰、炸物和關東煮,會因含有甘胺酸(胺基乙酸),而引發嗜睡。對此,食藥署表示,雖有研究指出胺基乙酸與助眠有相關性,但目前尚未有科學論述證實;若是吃了飯糰真的會想睡覺,最直接的原因可能與「血糖上升」比較相關。(記者:簡浩正)

變換車道、轉彎,要打方向燈,但最近網路上卻瘋傳說方向燈一定要打5下,才不會被開罰!交通警察說,這說法並不正確,開罰關鍵,是有沒有「全程」使用方向燈,打好打滿跟打幾下無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