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猴痘疫情延燒

疾病管制署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7例猴痘(Mpox)本土確定病例,均為本國籍男性,居住縣市為北部3例、中部及南部各2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3)年7月24日至8月1日,因身體陸續出現發燒、淋巴腺腫大、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分別於8月2日至8月6日確診。(記者:簡浩正)

猴痘再增11例!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11例猴痘(Mpox)本土確定病例,均為本國籍男性,居住縣市為北部7例、中部1例、南部2例、東部1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3)年7月5日至7月21日,因身體陸續出現發燒、淋巴腺腫大、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分別於7月19日至7月23日確診。經疫調匡列相關高風險接觸者13名。(記者:簡浩正)

猴痘再增11例個案!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18)日新增11例猴痘(Mpox)確定病例,全為男性,其中本土個案就佔10例。呼籲7月5日起已擴大猴痘疫苗接種之目標對象為「近1年有風險性行為者(例如: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過去曾罹患性病;或性接觸對象有前述任一情形者」等3種,符合猴痘疫苗接種條件民眾儘速接種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記者:簡浩正)

疾病管制署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11例猴痘(Mpox)本土確定病例,均為本國籍男性,居住縣市為北部7例、中部2例、南部2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3日至7月3日,因身體陸續出現發燒、淋巴腺腫大、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分別於7月4日至7月8日確診。(記者:簡浩正)

猴痘疫情持續燒,疾管署表示上週共新增23例猴痘確定病例,當中有21例本土2例境外,特別的是,也出現了國內第二例的女性本土病例。是一名新北市的外籍看護。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今(4)日表示,該名外籍看護為一名30多歲女性,已經來台7年,由於潛伏期間沒有出國史,判定是在本土感染,個案大部分時間都在雇主家,匡列6名接觸者目前都沒有症狀,目前還找不到可疑感染來源。(記者黃仲丘)

國內猴痘疫情持續,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今(28)日開會討論放寬接種對象。調整放寬為「近1年有風險性行為者(例如: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過去曾罹患性病;或性接觸對象有前述任一情形者」。(記者:簡浩正)

疾管署今(27)日表示,國內本週再新增17例猴痘確定病例,為17例為本土,為控制猴痘疫情,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明日將召開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會議,將擴大猴痘疫苗公費接種對象,從6個月內高危險性行為擴大至12個月。另外,針對高危險性行為者的伴侶也將納入接種對象。(記者黃仲丘)

國內猴痘疫情,出現了首例非透過性行為傳染的9旬婦人個案,為因應社區可能疫情,北市衛生局也於今(20)日表示,為加速猴痘防治成效,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積極推動猴痘疫苗接種,並自今(112)年6月19日起,每週加開夜間1診次、每週六2診次,自6月26日起,每週夜間增為4診次,以利民眾彈性增加疫苗接種時間之安排。(記者黃仲丘)

出現首例女性確診猴痘(Mpox)個案,不過感染源尚待釐清。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今(20)日指出,分佈縣市長為新北5例、台中4例、台北桃園雲林縣跟高雄市各2例、新竹市1例;首例女性個案經3度就醫後確診,顯示出社區猴痘風險再升高;為調查該個案感染源,疾管署派防疫醫師組專案調查,並鼓勵高風險族群儘速接種;同時疾管署將請專家評估現有疫苗接種條件,放寬為「近12個月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者」。(記者:簡浩正)

國內猴痘疫情恐延燒至長照服務圈!疾管署今(20)日公布一例北部90多歲女性的長期臥床個案,有別於以往猴痘透過性行為的特殊傳染鏈。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感染科醫師兼醫務秘書李文生表示,此案若是被家人、訪客傳染則較為單純,若是被照服員傳染,則可能擴及其他長者。疾管署也特別召開專家會議緊急討論,就怕雙北恐有隱形傳播鏈,目前該案已朝「家人、訪客、照服員」三方向調查,這10~14天是關鍵。(記者黃仲丘)

國內猴痘疫情仍在延燒,竟出現首例的女性個案,患者為一名北部90多歲女性,。個案長期臥床,生活起居皆由家屬協助日常照顧,疾管署已針對高風險族群,緊急匡列9人。感染源仍在調查中。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分析,有兩大可能感染源,一種是照顧他的人,一種是訪客感染。且都有接觸身體,協助「翻身」最有可能。由於擔憂恐造成一波養老院感染,得儘快調監視器找出感染源。(記者黃仲丘)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20)日公布我國猴痘出現一例女性本土個案,為住新北市一名90多歲婦人,今年5月中旬因細菌性肺炎等疾病住院,返家後6月1日猴痘發病、身體冒出些水泡,經醫師檢查後確診;目前其7名家人採檢為陰性,該個案出院後的2位照服員採檢也陰性,目前感染來源不明。(記者:簡浩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