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12例猴痘(Mpox)本土病例,均為本國籍男性,居住縣市為北部10例、中部2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30多歲,皆因身體陸續出現發燒、淋巴腺腫大、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經疫調匡列相關高風險接觸者10名,已進行衛教並自我健康監測21天。疾管署表示,第三階段猴痘疫苗共2萬瓶已完成封緘檢驗,今起可直接上網預約接種。(記者黃仲丘)
在全球肆虐將近1年的猴痘(Mpox),近期疫情明顯降溫,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宣布,取消猴痘的「全球衛生緊急事件」。
世界衛生組織於2022年7月將猴痘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不過就在今日,世衛指出,雖然疫情仍舊傳播,但在疫情管控上也有穩定進展,因此不再將其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衛福部疾管署今(9)日公布新增15例本土猴痘(Mpox)確定病例,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15例台籍和1例外籍個案都是男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4月15日至5月3日陸續出現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分別於5月2日至5月7日確診。國內至今累計79例猴痘,包括69例本土和10例境外移入。另,緊急增購之2萬瓶疫苗已運抵台灣並進行封緘審查及驗收等作業程序,預計於下週開始提供(記者:簡浩正)
國內連續數周皆有猴痘(Monkeypox virus)本土病例,疫情逐漸延燒,單週多維持在10多例。疾管署2日公布本土新增12例猴痘本土病例,包括11例本國籍及1例外國籍男性,桃園市最多為5例。另外,6萬人份猴痘疫苗將於5月中旬到貨。
疾管署今(2)日公布新增12例本土猴痘(Mpox)確定病例,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11例台籍和1例外籍個案都是男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國內至今累計64例猴痘,包括55例本土和9例境外移入。不過,疾管署評估疫情持平,並呼籲高風險者後續仍可待平台開放時預約接種疫苗。(記者:簡浩正)
我國目前累計52起猴痘(Mpox)病例,包括43例本土個案和9例境外移入,清一色為男性。疾管署長莊人祥表示,猴痘的水泡、皮疹很容易跟水痘、麻疹等其它疾病混淆,這也是猴痘防治不易的原因之一。中部一名年輕女子平時因工作緣故須近距離接觸人群,近日她自覺低燒、容易疲倦,且手部出現不明水泡,嚇到掛家醫科門診,結果醫師發現始作俑者竟是「壓力」。(記者:陳弋)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長莊人祥表示,5月中旬前完成超過3萬名猴痘疫苗預約者接種,形成一定保護力,疫情6月才有望降溫,會有一些效果。
我國去年6月23日將猴痘(Mpox)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至今累計52起病例(43例本土、9例境外)。疾管署長莊人祥接受自由時報《官我什麼事》專訪時指出,猴痘防治困難,原因包括潛伏期可長達21天,主要透過性接觸傳播,且症狀不明顯易和其他疾病混淆。(記者:陳弋)
猴痘疫情創次高!疾管署今(26)日表示新增12例猴痘確定病例,全數為本土個案、均為男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都沒打過疫苗。縣市別為新北6、台北2、新竹縣2、桃園與彰化各1。創下單週次高,國內已累計43例本土,9例境外移入。(記者:簡浩正)
猴痘疫苗第二階段接種意願登記平台登記人數,疾管署今(24)日表示,已於上午10:39 達3萬人額滿截止,登記平台已關閉表單填寫功能。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下批猴痘疫苗,2萬瓶,約6萬人份的購作業正在進行中,預計5月中下旬到貨,最快5月底到6月初就可提供第三階段疫苗接種。(記者黃仲丘)
我國猴痘患者除隔離治療外,疾管署本月18日也宣佈開放猴痘輕症個案可居家自我健康管理。不過,隨著本土個案數增加、本週一次暴增15例,累積已達40例,讓外界不免擔憂疫情外,更傳出如運動、三溫暖、飯店住宿碰到床單恐感染猴痘等謠言,甚至傳出「猴痘居家隔離可自行選擇」,更有不少民眾詢問,讓民團忙著闢謠之餘更顯無奈。(記者:簡浩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