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高溫!夏天消暑攻略

夏季到來,氣溫飆破39度,面對高溫,現代人大多首選「涼感噴霧」,而不少人小時回憶的「爆冰包」至今也仍買得到,該怎麼挑比較好?化學補教老師董樂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爆冰包過往因有爆炸風險,所以一度消失在市場,雖然後來有新配方後重新上市,但隨涼感噴霧、涼感貼現世,越來越多人忘記有爆冰包這項商品。」(陳韋帆)

高溫來襲,慎防脫水、中暑。醫師劉博仁表示,人若大量流汗,卻未及時補水,會出現頭暈、虛弱、噁心,已是熱衰竭的前兆,嚴重會中暑,甚至喪命。他並強調,充分補水很重要,而且不是只喝白開水,大量流汗需要補充電解質水,否則可能導致低鈉症或電解質失衡,出現頭痛、抽筋、嚴重甚至意識障礙。

慎防熱傷害!氣象署在11:37發布高溫資訊並提醒,避免非必要的戶外活動、勞動及運動,注意防曬、多補充水份、慎防熱傷害。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則列出今(1)天高溫排行榜,今天最高溫在新北三峽38.1度!

氣象署今日發布高溫資訊,大台北等11縣市防攝氏36度以上高溫。而明(21)日將迎來24節氣中的「夏至」,台灣氣候高溫又潮濕,在氣溫與濕度持續攀升的環境下,熱傷害風險也隨之上升。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醒幼兒、長者、戶外工作者及慢性病患者皆屬高風險族群民眾,掌握「涼、補、心」三字訣:保持涼爽、適時補水、提高警覺,才能平安度夏,遠離熱傷害。(記者:簡浩正)

受西南風沉降影響,臺東縣已有焚風發生。中央氣象署今(27)日發布高溫資訊,白天臺東縣為橙色燈號,有38度極端高溫出現的機率;新北市、屏東縣為黃色燈號。不過,明(28)日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轉涼,中部及東部氣溫亦逐漸下降,更有陣雨或雷雨的可能。(記者:簡浩正)

近期氣溫有明顯升高趨勢,尤其中南部地區高溫往往動輒30度以上。若長時間待在戶外或從事戶外工作者,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暴露於「熱急症」的風險之中!嫚嫚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民眾應於高溫天氣時多加攝取水分,三餐也可挑選含水量高的食物,以預防熱急症的風險。

冷氣是對抗高溫的好夥伴,一位媽媽透露,她兒子房間的冷氣整整1個月沒關,而且還打算持續吹下去,她擔心之後的電費會很高。有不少網友分享,如果房內的冷氣是「變頻冷氣」,就不必太擔心持續開會讓電費大增。另外,冷氣師傅指出,變頻冷氣不一定絕對省電,要看機型與使用方式。

氣象署表示,三立氣象主播吳德榮指出,由於上半天較晴朗,各地高溫大約落在35度至37度,體感上偏熱。而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昨日熱傷害38人次、今年8月截至8月13日,也已有358人次,不可小覷。對此,國健署提醒,夏日高溫屢創新高,炎熱天氣容易讓人不適,無論在外行走或運動等都要注意天氣變化與自身身體狀況,適時補水避免熱傷害。(記者:簡浩正)

夏天真的好熱,想必民眾在外幾乎人手一杯飲料或超商果汁飲品,不過內含量、糖分等不一定都知道。食藥署今(14)日表示,若以現場調製飲料,應有「總糖量、總熱量、總咖啡因含量及茶葉、咖啡原料來源原產地」;包裝果蔬汁則看「原汁含有率或果蔬汁含量相關字樣」。(記者:簡浩正)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今天的報告指出,上個月是有史以來最熱的7月,這已是連續第14個打破高溫紀錄的月分。

炎炎夏日,哪裡涼快去哪裡!不少「水樂園」成為出遊首選,但想到要穿上泳衣是否讓你對身材感到焦慮?醫師許芷瑜提醒,雖然夏天經常讓人食慾不振,但有調查顯示,夏天發胖人數卻是變瘦人數的3倍。診間就曾經遇過一位女大學生,暑假才過一半就胖了5公斤,肚子上多出的「游泳圈」讓她不好意思在同學面前穿上準備已久的比基尼。

夏季陽光炙熱,曬太陽稍不留意就可能中暑。除了立刻找陰涼處、多喝水,還可以利用中醫的智慧,通過按摩穴位來快速緩解中暑的症狀。下面這幾個穴道,幫助你快速擺脫中暑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