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要求「全球藥價最惠國政策」。(圖/翻攝自The White House YouTube)
美國總統川普於本週一(12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要求「全球藥價最惠國政策」,藥商30天內依照政府指示,調降美國銷售的藥價,降幅預估達30至80%。雖衛福部長邱泰源強調要國人放心,台灣在藥品及醫材有很好的機制「這就是我們醫藥的韌性」;不過藥界卻憂心可能會大缺藥,呼籲主管機關應未雨綢繆,避免到時真缺藥而束手無策。
根據外電報導,川普宣布週一(5月12日)上午9點簽署美國史上最影響重大的行政命令之一,美國的處方藥和藥品價格將立即下降30%~80%。他表示將推出「最惠國政策」,即美國支付的藥價將與世界上支付最低價格的國家相同。
此消息一出,外界憂心該命令是否影響台灣的藥品供應安全?邱泰源13日出席疾管署「防疫中心」動土時表示,台灣不管是在醫、藥、醫材方面都有非常好的監測系統跟存量,藥品價格若有調整、提高,健保署也都有機制可供廠商反映成本,這就是我們醫藥的韌性。
▲黃金舜(中)憂心美國藥價調降後,可進而影響台灣取得美國藥品的數量減少,引發缺藥問題。(圖/資料照)
不過,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對於「國內部分藥師擔心美國市場利潤降低後,藥廠可能提高對其他國家的藥價」,則有不同想法。
他表示,台灣向美國主要採購藥物為合成藥,包含癌症用藥、降血脂藥物及免疫系統相關藥品,短期內台灣購買美國藥品的影響應較小。但台灣向美國出口藥品「問題較大」,由於台灣健保藥品核價資訊公開,美國若按照台灣健保核價來跟本土藥廠談判,台灣的藥品要賣到美國且要有利潤可圖,他覺得微乎其微。
對於外界擔心美國市場利潤降低後,藥廠可能提高對其他國家的藥價,黃金舜則認為可能性不高,因為全球藥品採購價格已有一定的參考值。他真正擔憂的是,「美國藥價調降後,可能導致藥廠減少生產量甚至放棄生產部分藥物,進而影響台灣取得美國藥品的數量減少,引發缺藥問題。」呼籲主管機關應對「川普變化球」未雨綢繆,不能一直宣稱在調查,那僅是掌握一個現象,倘若真的發生缺藥,還是束手無策。
▲藥師公會全聯會告發衛福部長邱泰源及中醫藥司司長蘇奕彰圖利罪。(圖/藥師公會提供)
另,衛福部3月18日發布藥事法「318解釋令」,引起藥師不滿,認為此舉開放「經營中藥從業人員」資格,嚴重侵害藥師執業範疇。藥師公會全聯會12日至台北地檢署,按鈴告發衛福部部長邱泰源及中醫藥司司長蘇奕彰,涉貪汙治罪條例圖利等罪嫌。黃金舜表示,透過各種方式向衛福部及中醫藥司溝通、協調、陳情,希望政府撤回違法解釋令,但未接到回應,藥師公會忍無可忍、沒有退路,才到地檢署提告。
邱泰源表示,每個人都有發表不同聲音的權利,衛福部站在國家發展的的角度,不管是西藥或中藥,均應該在台灣蓬勃發展,醫療才能有韌性。蘇奕彰強調,解釋令符合行政流程,中藥從業人員既不是醫事人員,也不涉及藥師調劑權問題,重點核心在「專業分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