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陳慈鈴報導
▲沒三高罹患肝癌,發現高膽固醇,原因可能與飲食有關。(示意圖/pixabay)
沒有三高,竟然也會因為膽固醇太高而罹患肝癌?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救曾分享,一名80多歲的老先生,突然被送醫,抽 血後發現膽固醇逼近300,治療後雖然相關數值控制在正常範圍,但卻出現食量減少、體重變輕等情況,更被檢查出肝癌晚期,由於無法手術,治療不到1個月就離世。
錢政弘分享個案,沒有慢性病史的80多歲老先生,身體很硬朗,平常會做志工,假日還會爬山健行。但有天他突然覺得頭暈、頭脹、心跳快等症狀,被緊急送到急診檢查,發現量血壓發現收縮壓高到200,隨後轉到心臟科治療,抽血又發現他的膽固醇高到284,但心臟沒有異常,初步認定是高血脂引起的高血壓,於是他開始吃降血壓和降血脂藥,並定期追蹤回診。
錢政弘說,老先生的家人在同一時間也開始注意其飲食,叮嚀要少油少鹽,避免高膽固醇的食物,之後阿公吃東西就變得很謹慎,不敢多吃,深怕膽固醇上升。結果幾個月下來,血壓和血脂肪有控制在正常範圍,但是卻出現食量變小,體力越來越差,體重少了3到4公斤的情況,家屬推敲,可能是吃降膽固醇藥後會出現的現象,沒有多加聯想。
錢政弘表示,直到阿公開始有上腹疼痛和胃酸逆流,看他的門診,聽描述和一般的胃痛的位置不太一樣,比較偏右上腹部,而且右側肋骨下方有壓痛,初步懷疑是膽囊的問題,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後,結果發現肝臟有一個15公分大的腫瘤,原先按壓會痛的地方其實是巨大的肝癌,直接可以用手摸到,後面再以CT檢查證實已經是晚期肝癌無法手術。
錢政弘說,家屬當時非常錯愕,原來阿公這幾個月吃得少,體重下降,其實是生病了,只是他們不能理解既然「阿公罹患肝癌不是應該營養變差,為什麼會高膽固醇呢?」
錢政弘解釋,這是所謂的「腫瘤附屬症候群(Paraneoplastic Syndrome)」,因為肝癌細胞會誘發HMG-CoA reductase 過度表現使膽固醇合成增加,又會干擾肝細胞代謝膽固醇,結果導致血中膽固醇上升;另外,肝癌細胞也會過度利用葡萄糖或分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II),導致血糖降低,出現頭暈、心悸或昏迷等症狀。所以阿公一開始頭暈、心悸、血壓高、膽固醇高的問題,很可能就是肝癌造成的,只是當時沒有腹痛,沒有聯想到是肝臟的疾病,「這真的很難想到」。
錢政弘指出,胰臟癌的早期變化是高血糖和低膽固醇;而肝癌則是相反過來,是「低血糖」和「高膽固醇」。所以突然膽固醇變高,不要以為都是因為吃太好、吃太油引起的!就算吃不多,肝臟長肝癌也會讓膽固醇上升。另外,出現容易餓、無力、心悸和頭暈等現象要小心是低血糖,這也是肝癌的警訊。錢政弘提醒,這時候只要做個腹部超音波檢查,很快就能找出問題。此外,吃太甜、吃錯油都是「間接」導致肝臟合成太多膽固醇的原因,如奶油、高糖食物等,都需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