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程正邦報導
▲哈佛醫學團隊發現,一款「平價藥」鋰鹽有望逆轉阿茲海默症。(圖/adobe stock)
哈佛醫學院布魯斯·楊克(Bruce A. Yankner)教授領軍的研究,發現腦部鋰元素流失與阿茲海默症的早期發作有高度關聯。於《Nature》期刊刊登的人體組織檢測結果顯示,患病者大腦鋰濃度顯著下降,暗示鋰本身具有保護大腦功能的作用。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哈佛團隊以鋰鹽形式——鋰或鹽(lithium orotate)進行實驗,發現少量鋰鹽能夠有效逆轉小鼠的記憶缺損與腦部退化現象,恢復神經連結、髓鞘完整與微神經清除功能,展現抗阿茲海默潛能。
鋰目前是治療躁鬱症的常用藥物,過去的研究認為可能具有抗老化和治療阿茲海默症的功效。2017年丹麥的一項研究更發現,飲用水中的鋰含量可能與失智症發生率較低相關。
不過哈佛研究指出,傳統的鋰鹽如碳酸鋰(lithium carbonate)會被腦中累積的β-澱粉樣斑塊吸收,使其在細胞間的功能降低,進而干擾各類腦細胞運作,導致神經炎症與退化加劇。這種鋰流失現象或是阿茲海默症發展的早期驅動因素。
▲專家提醒,目前研究僅是動物模型,還需要臨床試驗評估安全性。(圖/adobe stock)
實驗中使用的 lithium orotate 是鋰的一種可食用鹽類,特點是在低劑量下便可將鋰有效送達腦部,比傳統鋰鹽更容易穿透腦組織並累積,有助於針對阿茲海默病理的治療。
儘管鋰鹽價格低廉,但專家亦警告,動物模型結果不能直接套用於人類,鋰鹽可能具有毒性,必須透過嚴謹的臨床試驗評估安全性與療效,才能開啟真正轉化治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