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隱形危機:重金屬威脅健康!北榮主任籲:每天一杯無糖紅茶
在現代生活中,重金屬汙染如鎘、砷、鉛、汞等,透過空氣、水源和食物悄悄地滲入人體,成為潛在的健康隱形殺手。這些有害物質在體內累積,將引發嚴重的氧化壓力,長期下來可能提高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經退化的風險。
面對無法完全杜絕的環境挑戰,台北榮民總醫院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提供了一個簡單又有效的日常防護策略:每日飲用無糖紅茶。張家銘醫師在臉書粉專發文強調,紅茶中含有的關鍵成分,就像是我們身體的「黃金守衛」,能有效對抗重金屬帶來的細胞傷害。

張家銘醫師引述最新研究指出,紅茶之所以具有強大的保護力,歸功於其靈魂成分茶黃素(Theaflavins)與茶紅素(Thearubigins)。
茶黃素雖然僅佔紅茶乾重的2%至6%,卻是抗氧化的「靈魂角色」。實驗證實,茶黃素的抗氧化能力甚至超越維生素C、維生素E和穀胱甘肽。它的作用機制如同「拆彈專家」,能直接捕捉鐵和銅離子,減少自由基生成,阻斷細胞遭受重金屬攻擊的連鎖反應。更驚人的是,茶黃素還能調節細胞凋亡路徑,幫助細胞在壓力下存活,並展現出抗癌、抗病毒的功效,對長期暴露在都市汙染下的人們來說,是一道重要的防線。
茶紅素是紅茶裡含量最高的多酚,也是讓紅茶呈現紅棕色的主要原因。它能抑制脂質過氧化,降低細胞內活性氧,甚至能選擇性地誘導癌細胞凋亡,而不傷害正常細胞。張家銘醫師強調,當茶黃素與茶紅素聯手時,其抗自由基和抗重金屬的效果更是加倍。

活化多酚要靠「腸道菌」 搭配發酵食物效果加乘
張家銘醫師建議,民眾可以養成每天飲用一到兩杯無糖紅茶的習慣,作為日常保健。他解釋,雖然茶多酚在腸道的吸收率有限,但我們的腸道微生物會將其分解成具有抗氧化與抗發炎效果的小分子代謝物。
若想讓這股防護力量更強大,他推薦可以搭配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或發酵食品,例如地瓜、燕麥、味噌湯或泡菜等,這些食物能幫助腸道菌更有效地活化、轉化茶多酚,讓保護力持續累積。
張家銘醫師最後總結,在這個重金屬難以避免的時代,養成喝紅茶的習慣是一種簡單且有益的養生策略。此外,搭配選擇乾淨水源、避開老舊水管、減少攝取高汞魚類,並注重腸道健康,就能全方位提升身體的防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