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菜都不能吃?專家點名「4食物」風險高易中毒 最佳冷藏天數曝
  • A-
  • A
  • A+

記者簡浩正/綜合報導

-冰箱-(圖/pixabay)
-冰箱-(圖/pixabay)

「隔夜菜」都不能吃?許多人一聽到「隔夜菜」就聯想到亞硝酸鹽、致癌等字眼,甚至將其視為「健康殺手」。但《搜狐網》健康專欄指出,若保存得當,多數隔夜菜並不會致癌,可能出問題的其實是海鮮熟食、半熟雞蛋、涼拌木耳以及豆漿這4類食物,若不慎食用,恐引發腸胃炎甚至中毒。

報導指出蝦、螃蟹、扇貝、生蠔等海鮮屬高蛋白食物,生活環境中微生物種類繁多,即使經高溫烹煮,若保存不當,細菌仍可在低溫下繁殖。食用後可能出現噁心、腹瀉、發燒等症狀,因此海鮮應「現做現吃」,若有剩餘應立即冷凍保存。

溏心蛋滑嫩可口,但未全熟的雞蛋可能殘留沙門氏菌,這種細菌能透過蛋殼氣孔進入蛋內,即使冷藏仍可繁殖。建議半熟蛋務必當天食用,不宜隔夜。

涼拌菜雖清爽,但極易變質,多數涼拌食材未經高溫殺菌,木耳更可能攜帶寄生蟲卵或細菌。豆漿含豐富蛋白質,是細菌最愛的「營養溫床」,若未充分煮沸,殘留的胰蛋白酶抑制劑與皂素可能導致腸胃不適。

阿罐營養師也曾發文提醒民眾,隔夜菜最擔心的就是保存或反覆加熱不當,細菌增生所造成的食物中毒,而很多人觀念會認為,只要剩菜放入冰箱就絕對萬無一失,冰箱的溫度只有抑菌,冷藏食物如果超過3天,依然可能會腐敗。剩菜在冰箱裡儲存,吃之前一定要高溫回鍋。因為低溫只能抑制細菌繁殖,不能徹底殺死細菌。

他說,一般來說,要消滅大部分細菌,溫度需要到90度以上,因此熱菜的時候,建議溫度要夠高,千萬不要貪快,如果食材量太多,則可以分段加熱,稍微翻攪一下,讓受熱更均勻。另外,與海鮮蔬菜相比,肉類比較不易產生亞硝酸鹽等致癌物,但一定也要將其熱透,最好加熱10分鐘以上,或微波加熱1分鐘以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