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腺症要切除子宮?年輕患者增 醫:女性及早生育哺乳
  • A-
  • A
  • A+

文/郭家和/LIFE生活網 

 (圖/LIFE生活網)

 ▲(圖/LIFE生活網)

子宮肌腺症像壁癌!  與子宮肌瘤不一樣?

「子宮肌腺症就像『壁癌』一樣,大部份都屬於瀰漫型的子宮內膜異位,多數長在子宮後壁,也有病人前、後壁皆有。原因是月經剝落不出去,長到子宮肌肉層內,造成女性疼痛不堪,是子宮內膜異位中最令人頭痛的一種!」

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高雄醫學大學婦產科教授鄭丞傑醫師說明,子宮內膜異位是指良性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之外的不正常位置。當發生在卵巢且形成腫瘤時稱為「巧克力囊腫」;發生在骨盆腔則稱為「骨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發生在子宮肌肉層時就是「子宮肌腺症」。

鄭丞傑醫師指出,子宮肌腺症與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婦科良性疾病,兩者不同之處在於子宮肌瘤是子宮肌肉層本身長出腫瘤,而子宮肌腺症則是子宮內膜掉進子宮肌肉層之中。鄭丞傑說「子宮肌瘤是親生的,子宮肌腺症是領養的。」

 

子宮肌腺症年輕患者增?  1個月可能痛上15天?

鄭丞傑醫師指出,子宮肌腺症的發生機轉尚未完全確立,過去認為可能與墮胎手術衝擊內膜、經期性行為太劇烈、或是上皮細胞在子宮肌肉層化生形成內膜組織有關。晚婚晚育也可能增加風險。不過,愈來愈多年輕婦女罹患子宮肌腺症,有可能是受環境荷爾蒙與空污,或壓力等無形影響。

「環境荷爾蒙最多的就是來自日用品,像是洗髮精、沐浴乳,還有化妝品、塑化劑、衛生棉,以及裝熱食的塑膠袋、手搖飲等等,這些內分泌干擾物在代謝後會影響身體荷爾蒙的合成與分泌,而且幾乎無所不在!

鄭丞傑醫師說明,子宮肌腺症主要有三大症狀,第一是月經量太大,第二是經痛,且可能一年比一年痛。第三是不孕。其他症狀還包括經期過長、非經期出血、性交疼痛等等。子宮肌腺症患者可能在月經前就發生疼痛,一直持續到經期之後,有些病人一個月可能疼痛長達15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

 

子宮肌腺症有哪些治療方式?  她39歲治好還懷孕?

鄭丞傑醫師表示,目前子宮肌腺症的惟一根治方法為子宮切除手術,至少要切掉子宮體,可以保留子宮頸,俗稱為「子宮半切」。局部切除肌腺症手術近年來已較少使用,原因是大部分的子宮肌腺症是瀰漫型的,切除一部分是切不乾淨的。其他治療方式包括:抑制腦下垂體荷爾蒙的針劑治療、子宮內投藥系統、口服藥治療,以及無創海芙刀治療手術等方式。

許多婦女尚未生育或不想切除子宮,可使用子宮內投藥系統,藥物經由子宮直接吸收,減少肝腎代謝負擔,但會防止受孕。針劑治療即是俗稱的「停經針」,透過抑制腦下垂體荷爾蒙讓卵巢停止運作,分為短效及長效劑型,一年不建議施打超過六個月,因為容易有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

子宮肌腺症也可用口服藥、避孕藥來改善症狀,這類藥物多為黃體素成份,能達到緩解骨盆腔疼痛、月經過多、出血等症狀,不過只是抑制內膜暫時不活化,且需天天服用。相較之下,新型無創的海芙刀治療,可利用高溫燒毀異位的內膜組織,大幅改善症狀的同時,也增加女性受孕機率。

鄭丞傑醫師指出,曾收治一名39歲女性,嘗試兩次試管嬰兒仍懷孕失敗,後來經海芙刀治療子宮肌腺症,搭配停經針讓卵巢休息,不久便成功自然受孕,這樣的案例已經越來越多。提醒女性,當有子宮肌腺症問題又有生育規畫,應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幫助提高受孕率,不要輕易切除子宮。

 

子宮肌腺症更年期自然好?  女性如何預防?

子宮肌腺症只要等到更年期,就會自動痊癒?鄭丞傑醫師表示,女性停經後卵巢不再工作,子宮肌腺症的確會改善。然而,停經年齡因人而異,一般女性停經時間約在52歲,也不乏60歲以上尚未停經者,而停經過晚會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更年期前可先檢測荷爾蒙,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鄭丞傑醫師提醒,要預防子宮肌腺症,建議女性及早生育並哺乳。也要避免長期大量接觸環境荷爾蒙。或適時介入避孕藥等幫助卵巢休息。當有子宮肌腺症症狀時,應及早諮詢婦科醫師,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幫助維持正常生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