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圍爐天氣超濕冷!醫示警氣溫降到15度「1族群」心肌梗塞機率增2成
  • A-
  • A
  • A+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今年除夕圍爐時,天氣恐又濕又冷,民眾要注意天氣變化。(示意圖/資料照片)

▲今年除夕圍爐時,天氣恐又濕又冷,民眾要注意天氣變化。(示意圖/資料照片)

下週就是農曆春節,民眾歡喜團聚時也要留意天氣變化,氣溫驟降恐引發急性心血管疾病。醫師提醒,氣溫在15至32度之間,每降低1度,50歲以上族群的心肌梗塞風險會增1.1%,若減至15度則增至近2成,提醒氣溫驟降時期如果出現「胸悶、喘不過氣、冒冷汗」等症狀,一定要立刻就醫。

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最新模式模擬顯示,下週三(7日)起鋒面逐漸南下,降雨範圍逐步擴大至中部;鋒後冷空氣亦逐漸南下,溼冷的天氣持續至除夕(9日),年初一(10日)天氣好轉,仍偏冷、白天起氣溫漸升。即,今年除夕圍爐時天氣恐將又濕又冷。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高雄榮總重症醫學部主任黃偉春指出,根據台灣本土研究顯示,若氣溫落在15度至32度之間,每降低1度,50歲以上熟齡族群的心肌梗塞風險增加至1.1%;若氣溫驟減至15度,熟齡族群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將會增加至將近2成,而50歲以下年輕族群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也增加至0.4%。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民眾都知道高血壓控制不良,是爆發心血管疾病一大風險,但卻常常忽略了「高血脂」的問題。黃偉春說,觀察國人對於「三高、二害」的認知,可以發現「高血脂」民眾的診斷率僅約5成,也就是有一半的病患忽略自己的疾病。

醫師提醒氣溫變化大,留意「胸悶、喘不過氣、冒冷汗」等心肌梗塞症狀外,春節前務必檢視自身慢性病藥物的存量。(圖/資料照片)

▲醫師提醒氣溫變化大,留意「胸悶、喘不過氣、冒冷汗」等心肌梗塞症狀外,春節前務必檢視自身慢性病藥物的存量。(圖/資料照片)

北醫大附醫醫務部主任黃群耀表示,導致高血脂的原因,與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過多,以及俗稱「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太少有關。隨著低密度脂蛋白增加,可能會有更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隨著數量越來越多,血管就會變得越來越狹窄,不僅會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引起疲勞、頭暈等症狀,一旦斑塊破裂還可能產生血栓,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急性症狀。

黃偉春提醒民眾,在氣溫變化莫測的農曆年,留意「胸悶、喘不過氣、冒冷汗」等心肌梗塞症狀外,切莫覺得「血脂超標一點點、吃保健食品就會好」,一旦血脂數值超標時應積極就醫、治療才能有效避免慢性病變成急重症;另,患者在農曆年前,也務必檢視自身慢性病藥物的存量,並及早領藥,避免過年期間因領不到藥物而感到焦慮,方能安心過好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