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不只保護眼睛 研究曝1神效:上班族超需要!
  • A-
  • A
  • A+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黃軒表示,眨眼對雙眼、人體健康相當重要

▲醫師黃軒表示,眨眼對雙眼、人體健康相當重要。

現代人依賴3C產品,導致眼睛過勞,引發黃斑部病變等疾病,嚴重恐失明。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當人專注於電腦等3C產品時,眨眼次數會減少,但眨眼對雙眼、人體健康相當重要,研究發現,除了保護眼睛外,還能讓人集中精神,重新獲得專注力。

黃軒在其臉書粉專表示,眨眼很重要,不眨眼會傷害眼睛。科學家發現,一般人每分鐘的眨眼次數,約15~20次,「人清醒時約10%都閉著眼睛,此動作完全是一種自主的神經反射。」

他表示,自發的眨眼往往發生在注意力的斷點,例如閱讀時句子的結尾處、翻書時、聽演講時演講者的暫停語句、看影片時螢幕的切換。

黃軒表示,人需要眨眼,是因每次眨眼的那刻,就像開啟了眼睛的保護作用、清潔作用、清新作用。因為眨眼可協助眼睛抵擋外界塵埃和異物,同時能清除眼球裡的小碎片和脫落細胞,保持眼睛視界清晰。眨眼確保眼睛獲得必需的滋養和新鮮空氣。

此外,眨眼還有讓人專注集中的效果。他表示,眨眼像是按下大腦的刷新鍵,幫助人開始集中精神,重新獲得專注力。「就好比在忙碌的工作或學習中,一個小小幾秒的休息,讓思緒更清晰、注意力更集中。」

他表示,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讓10名志願者一起觀看電視節目《豆豆先生》,檢測其何時眨眼,及眨眼和大腦區域活動之間的聯繫。結果發現,當志願者眨眼時,大腦的特定休息區域相關(DMN)的活動會短暫激增。而其他的原本活動區域(DAN)也會被抑制。研究人員認為,眨眼的一開一合行為,可能類似精神休息點,在幾秒內關閉視覺刺激,讓大腦可以抑制DAN ,活化了DMN腦袋區域,這樣可以重新啟動人的專注力。

黃軒提醒,電腦、電視、手機、投影機等屏幕設備,打破了人的眨眼反射。一項 2022 年研究報告指出,坐在電腦前、盯著平板電腦、電視或手機幾個小時,可能會導致「眨眼次數」比「維持眼睛淚膜穩定所需的次數」少了約2/3,導致乾眼症,角膜炎等。

為何使用屏幕設備時,眨眼次數會減少?黃軒表示,此因人過度專注螢幕上內容、距離太近、藍光太刺激、視覺負荷太大。

至於如何緩解眨眼次數過少的問題,黃軒建議,要定期休息眼睛,遵循「20-20-20」原則(每20分鐘看屏幕,就看向20英尺以外的物體20秒)。另外,也可使用防藍光眼鏡來減少藍光的影響。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