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日韓!台灣明年可望提早達成消除C肝 專家:3類人有風險快篩檢治療
  • A-
  • A
  • A+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民眾若感染C肝,除應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更應定期回診接受腹部超音波,早期發現肝臟異常。(圖/簡榮南醫師提供)

▲民眾若感染C肝,除應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更應定期回診接受腹部超音波,早期發現肝臟異常。(圖/簡榮南醫師提供)

肝病是國病,為了加強C型肝炎防治,衛福部訂下2025年全面消除C肝計畫。「全球消除肝炎聯盟」今年底將來台參加國際肝病研討會並檢視台灣C型肝炎根除現況及進度,台灣可望在明年交出亮眼的成績單,提早達到世界衛生組織(WHO)為全球設定的2030年C肝根除目標,這也將是新政府上任後的重要政績之一。專家表示,全台仍有約4萬名C肝感染者不自知,其中糖尿病、腎臟病與高血脂患者是屬於C肝感染中度風險的族群,需盡快被診斷出來並加以治療。

肝病是國病,C肝更是肝病三部曲與肝外病變的重要殺手。台灣在2018年發佈國家消除C肝政策白皮書,宣誓在2025年要根除C肝,早於世界衛生組織設定的2030年。過去幾年來全球因為新冠疫情打亂根除C肝的步調,但台灣在根除C肝的範疇仍屬前段班。亞太肝臟研究學會今年3月在京都舉行年會,台灣表現十分亮眼並超前領先日、韓等國,被與會學者視為亞洲標竿。

衛福部BC肝辦公室臨床醫療組召集人、林口長庚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簡榮南指出,「一腎三高(血糖、血脂、血壓)」是C肝中度風險族群,若同時感染C肝且能及時治癒,除可遠離肝硬化、肝癌,還可改善現有疾病,一舉兩得,呼籲全國各醫療院所應積極運用慢性病照護網與成人健檢進行全篩、全治。而45至79歲民眾則可主動接受政府提供終身一次免費BC肝篩檢。

若以罹病風險來看,簡榮南進一步指出,糖尿病、腎臟病與高血脂患者的C肝盛行率較高,約6%到8%,是一般民眾的2倍。這些病人若不治療C肝,不但有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原本的疾病還會加速惡化,因此這三類病人應全面篩檢、積極治療。以感染C肝的糖尿病患為例,若將C肝治癒,可大幅改善糖尿病的控制。

他同時表示,感染C肝的慢性腎病不論處在哪一個階段,治癒C肝可減緩慢性腎病的進展,「C肝口服藥療效好,只要能治癒,即可延緩洗腎的風險。」另外,感染C肝的高血脂患者,若治癒C肝,也可降低冠心病及中風的風險。

簡榮南提醒民眾,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大部分肝病並無明顯症狀,導致容易忽略追蹤與治療,一旦發現不適通常已進展為肝硬化或肝癌。C肝全口服新藥只需服藥8週或12週,治癒率高達98%,藥費約20萬元全由健保給付。提醒民眾應早篩、早發現、早治療,減少對肝臟及健康的危害。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