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很多人會每天補充維生素B群,以期避免必要的營養素不足。(圖/資料照片)
網路瘋傳,過量攝取維生素B12會致癌,引發民眾恐慌,腎臟科醫師王介立表示,根據現有研究,B12 並不存在被證實的致癌性,也至今從未被任何主流機構列為任何級別的致癌物。B12被視為安全的必需營養素,而非致癌物。此外,由於B12屬水溶性,一旦超過身體所需,多餘部分會經由尿液排出。因此,權威機構並未設定B12的耐受上限。
王介立在其臉書表示,日前有專家引用研究指出,體內B12濃度過高者,罹癌風險增加達4.7倍。針對此數據是否代表因為攝取太多B12而致癌,他使用事實查核報告的資訊來說明。
首先,要了解「相關性不等於因果性」。在流行病學研究中,B12與癌症風險的數據來自觀察性研究,只能顯示高B12 水準與癌症發生有同時出現的趨勢,但無因果關係。
例如,高齡者或病患因某些潛在疾病(包括未被診斷的癌症)導致B12 水準升高,這時癌症是因,而B12 升高是果,而非相反。這被視為 B12 升高可能是體內潛在腫瘤造成的「警訊」,而不是因為吃太多維他命直接導致癌症。
至於B12在WHO底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分類中屬於哪一類,截至目前,B12從未被列為任何級別的致癌物。依據現有研究,B12並不存在被證實的致癌性換言之,在科學共識中,B12被視為安全的必需營養素,而非致癌物。
要評估「B12 過量致癌」的說法,也需要了解 B12 在人體內的作用及代謝特性。B12 是水溶性的維生素 B 群之一,參與DNA合成、紅血球形成,及神經系統的維持等過程。人類對 B12 的日需求量非常低,僅約 2~2.4 微克即可維持正常功能,但市面上一顆常見的B12補充劑動輒含有1000微克的劑量。
所幸,人體對 B12 有良好的調節機制。B12 雖可儲存在肝臟中,但屬水溶性,一旦攝取量超過身體所需,多餘的部分通常不會被持續吸收或利用,而會經由尿液排出。因此,權威機構(例如美國醫學研究所)的營養指南並未設定維生素 B12 的「耐受上限」(UL),因為無足夠證據顯示過高攝取量會危害健康。
當然,這不代表無限制地大量補充是有益的,過多攝取只是在體內「囤積」或排出,並不會帶來額外好處。真正需要注意的是,B1缺乏會導致惡性貧血、神經損傷等嚴重健康問題。因此醫界強調,確保攝取充足(例如素食者、老人或吸收不良者可能需要額外補充),而非禁止正常的補充。
他表示,總而言之,在生理機制上沒有明確證據顯示「超出所需的B12會促成癌變」;若身體已有足夠B12,額外攝入通常只是排出體外,並不會「逼」細胞無故過度增生,而有致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