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學!譚敦慈「1炒菜方式」超護心血管:鹽最後放
  • A-
  • A
  • A+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正確烹調才能獲得有效保留食材的營養。(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正確烹調才能獲得有效保留食材的營養。(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蔬菜富含多種健康的營養素,但正確烹調才能獲得有效保留。有「無毒教母」之稱的譚敦慈表示,她炒菜會採用「水炒」,也就是,鍋子內先放油,再陸續放青菜、水,最後才開火。開火後,青菜冒蒸氣後稍微拌炒。「這樣一來,溫度最高僅攝氏100度,可避免油品質變對健康的危害。」且為了避免吃進過多的鹽等調味料,她會將鹽在起鍋前才灑入。

健康意識抬頭,許多人會增加在家自煮的頻率。長庚醫院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在健康節目中表示,不同食用油的發煙點不同,油品一旦發煙,就會產生質變,危害心血管。為了預防油品變質,她炒菜時都採用「水炒」,不同於一般人的炒菜方式。

所謂水炒,她說明,她炒菜時,鍋中會先放食用油,再放入青菜,再加水,之後才開火;開火後,整鍋開始冒蒸氣時,她就稍微拌炒鍋裡的蔬菜。「因為鍋中有水,所以溫度不致太高,最高約為100度。」

譚敦慈強調,為了心血管健康,炒菜時,鹽最好在起鍋前一刻時才灑入,「因為此時鹽會附著在食材表面,讓食物鹹度最高,所以只要灑入一點鹽即有充分的鹹味。」若過早灑鹽,鹽會滲入食材中,讓人較吃不到鹹味,導致鹽的用量被迫增加,「畢竟高油高溫的食物會傷害心血管健康,所以烹調過程能少鹽,較有利健康。」

 
▼飲酒「6大慘烈下場」:真會奪命!腎臟醫強調「1口都別喝」:喝酒=喝毒!「喝半罐啤酒」足夠讓大腦退化!要喝酒「死守4原則」較健康!(影片來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