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一名39歲患者做抽血檢驗,發現出現膽固醇過高的問題,花1個月改善生活習慣,膽固醇順利恢復正常值。(圖/PIXABAY)
現代人飲食不正常,又沒規律運動,容易出現膽固醇問題。心臟內科醫師陳冠任提到,一名39歲旅居美國的男患者回台後,到醫院做抽血檢查,發現膽固醇過高,但不想靠藥物改善,決定調整生活習慣,例如運動、不吃紅肉等5種方式,1個月後膽固醇恢復正常值,跌破醫師眼鏡。
陳冠任在健康節目表示,39歲旅居美國的男患者做抽血檢查,發現總膽固醇達到272mg/dL(標準值200 mg/dL以下)、三酸甘油脂205 mg/dL(標準值150 mg/d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為187 mg/dL(標準值130 mg/dL以下),已達需吃藥的程度。
陳冠任指出,患者不想依靠藥物,決定調整生活習慣,雖然成功機率僅2到3成,但還是讓他嘗試1個月,首先是「每日固定運動」,例如慢跑與桌球,每次半小時到1小時,若無法每天執行,1周至少3次;再來是「不吃紅肉」,例如豬肉、牛肉;增加魚肉、魚湯攝取;大量吃洋蔥與木耳;晚餐減量,早午餐吃到6、7分飽。
陳冠任提到,患者1個月後回診,總膽固醇降到161,三酸甘油脂降至55,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90,都已達標準值內,暫時不用吃藥,由此可知,該患者的膽固醇問題並非遺傳,而是飲食所致,而他能成功降低膽固醇,主要還是靠「運動」。另外,若想降低膽固醇,平時建議多攝取白肉、十字花科蔬菜,例如萵苣、高麗菜、花椰菜、羽衣甘藍等,屬於抗氧化食材,有助於保護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