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紅茶哪個好?營養師揭台灣茶「健康排行」:防癌又抗老
  • A-
  • A
  • A+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營養師林俐岑表示,每種茶都有獨特功效,平時可交替飲用,但切記別加糖,才能喝出健康。(圖/PIXABAY)

▲營養師林俐岑表示,每種茶都有獨特功效,平時可交替飲用,但切記別加糖,才能喝出健康。(圖/PIXABAY)

喝茶有益健康,台灣獨特的環境與氣候,也孕育出多元的茶葉種類。營養師林俐岑指出,發酵程度越低的茶,兒茶素含量越高,這類茶有助抗氧化、促進新陳代謝、改善心血管健康,其中以綠茶的兒茶素含量最為豐富。台灣常見的綠茶包括三峽碧螺春、龍井茶等。不過,即使是發酵茶,對健康依然有益,例如可幫助消化、減少細胞損傷等。她強調,無論飲用哪種類型的茶,選擇「無糖茶」才真正有益健康。

林俐岑在臉書粉專提到,茶葉依據發酵程度的不同,會呈現出多樣風味。發酵程度越低,兒茶素含量越高。兒茶素是一種強效的抗氧化植化素,能中和體內自由基,減少氧化壓力對細胞的傷害,有助延緩老化,促進代謝與血液循環、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壞膽固醇,甚至有助預防消化道癌症及乳癌。

台灣茶葉兒茶素含量排行
1. 綠茶:未經發酵,兒茶素含量最高。常見如三峽碧螺春、龍井茶及各大茶區出產的綠茶粉。
2. 白茶:發酵程度約7–12%,如牡丹白茶、壽眉白茶,風味清新、口感溫和。
3. 文山包種茶:屬烏龍茶中發酵程度最低的,約10–15%,產量大、香氣淡雅。
4. 高山烏龍茶:發酵程度約15–25%,為輕度發酵茶。台灣是世界知名的高山茶產地,茶香獨特。
5. 重發酵烏龍茶:如紅烏龍、東方美人茶等,發酵程度達50–80%,兒茶素含量相對較低。
6. 全發酵茶:紅茶與普洱茶屬全發酵茶,兒茶素幾乎完全分解。

林俐岑補充說明,發酵茶雖兒茶素含量低,但對健康仍有益處,發酵茶含大量抗氧化劑,例如「茶多酚」,幫助中和體內的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研究更顯示,定期喝紅茶和其他發酵茶,可能幫助降低血壓、改善血管功能,從而維持心血管健康,還能促進腸道健康,有助於消化功能,並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同時達到舒壓效果。無論哪一種茶,建議選擇「無糖」,才能真正對健康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