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鮮奶包裝上寫著「須冷藏於7°C以下」這句話要注意(圖/翻攝自Pixabay)
你有沒有注意過,買回來的鮮奶包裝上,總寫著「須冷藏於7°C以下」?這句話可不是隨便寫寫,其實背後藏著嚴謹的科學依據!今天就來揭開這條神祕標語的真相,看完你也會忍不住打開冰箱確認溫度對不對!
▲鮮奶冰錯如同細菌培養皿?快測冰箱溫度!(圖/截自李婉萍營養師《李婉萍的營養天地》)
7°C不是隨便定的!它可是「細菌停止派對」的神奇溫度
根據食品科學研究,大部分讓人聞之色變的致病菌與腐敗菌,之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會在 7°C以上快速繁殖。所以只要溫度超過此條「細菌分裂線」,你的鮮奶就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變質!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系特聘教授陳明汝就曾指出,雖然現在多數鮮奶透過超高溫殺菌(UHT)延長保存期限,但冷藏還是必要的防線,尤其開封後的鮮奶更要確保在低溫保存並盡快飲用完畢。
專家怎麼說?冷藏不只是冷靜,是關鍵防線!
不只陳明汝教授,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副研究員郭卿雲也強調,鮮奶離開工廠後,冷鏈配送是否能維持在7°C以下,將是食品安全的關鍵。「運送、卸貨、上架等過程,若冷藏條件不佳,就容易讓細菌偷偷復活。」她提醒,雖然市面上多數鮮奶選用UHT殺菌法,但消費者購買後還是得即刻放入冰箱冷藏,避免細菌趁機大軍壓境!
▲小心冰箱不夠冷,鮮奶變毒奶!喝的到底是鮮奶還是培養皿裡的液體細菌?(圖/翻攝自Pixabay)
為什麼是7°C?不是6°C或8°C?
這其實是根據「食品衛生安全標準」與「實際微生物生長曲線」所制定的最佳上限,簡單來說:
‧高於7°C,壞菌說哈囉
‧低於7°C,鮮奶更長壽
甚至不少國際食品安全機構也建議,冰箱的最佳儲存溫度應設定在4°C左右,避免誤差讓溫度破表。
冷藏學問大,冰箱溫度你設對了嗎?
你還知道嗎?「冰箱門口其實不是放鮮奶的好地方!」那邊開開關關,溫度最不穩。專家建議鮮奶應放在冰箱內層、下層,接近冷氣出風口的位置,才能穩定維持低溫環境。千萬記得,開封後的鮮奶,建議7天內喝完,而且絕不要直接口對瓶飲用,避免口腔細菌逆襲!
鮮奶冷知識,你學會了嗎?
下次拿起鮮奶時,別再把「冷藏7°C以下」當成背景裝飾,它可是食品科學與營養安全的防線。千萬別偷懶,記得「冰好、喝快」二口訣,讓你喝到最新鮮又最安心的鮮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