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楊惟甯報導
▲許多癌症病友都覺得低醣飲食就能餓死癌細胞。(示意圖/unsplash)
你也曾聽過「餓死癌細胞」的說法嗎?許多癌症病友為了控制病情,會聽從醫囑嚴格限制醣類攝取,甚至刻意不吃飯、不碰甜食。但台北榮總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醫師卻表示,這樣的做法反而可能激起癌細胞的「求生本能」,讓它更容易轉移到肺部,造成病情惡化。
低醣飲食恐改變免疫環境
張家銘引述2025年發表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細胞》(Cell)的研究指出,低醣飲食雖能減緩癌細胞增生速度,但也可能改變體內的免疫環境,激活一種名為HRD1的蛋白質,進而將TRAIL蛋白封裝進外泌體(exosomes),悄悄送往肺部。
張家銘說明,這些外泌體會干擾肺部原有的免疫平衡,誘導出對癌細胞更友善的巨噬細胞型態(PVR+),並讓原本應該對抗癌細胞的自然殺手細胞漸漸疲累、失去戰力。在這樣的狀況下,癌細胞反而會把肺當成下一個落腳點,並在壓力下轉向「另覓新家」,造成轉移。
▲實際反而可能造成癌細胞轉移至肺部。(示意圖/unsplash)
餓死癌細胞可行嗎?為何不能只靠低醣?
張家銘提到,許多癌友都有一個錯誤觀念,覺得低醣飲食就能「餓死癌細胞」,但癌細胞也是活著的生命體,雖低醣環境、缺乏葡萄糖能夠限制癌細胞的生長速度,卻也會啟動它的求生意志,開始找出路。
抗癌怎麼吃?均衡營養才是正解
對此,張家銘也給出建議,直指癌症治療期間的飲食調整不能只靠「餓」,更不能過度單一,「不是『不能低醣』,而是『不要只靠低醣』」。他並建議,癌症病人飲食要均衡,蛋白質要夠,好的油脂、好的纖維不能少;規律運動、睡眠充足、情緒穩定,這些才是支撐免疫系統每天保持戰力的關鍵。
最後,張家銘也提到,除了該做的治療、該追蹤的檢查不能忽略外,真正的抗癌,不是讓自己活得痛苦,而是讓自己活得穩健、有底氣,讓免疫力穩如磐石,癌細胞自然沒有可趁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