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牙齒少用「這2物」清潔 拆牙套驚見8顆牙蛀壞!妹子大崩潰
  • A-
  • A
  • A+

圖、文/CTWANT

(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大陸遼寧省一名女子近日在社群平台發文,表示自己佩戴金屬牙套長達5年,卸下後卻驚覺多達8顆牙齒嚴重蛀壞,部分甚至出現黑洞,必須接受補牙及根管治療。儘管她長期堅持早晚刷牙、飯後漱口,仍無法倖免。事件曝光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社會對齒列矯正護理認知不足的廣泛討論。

 

綜合陸媒報導,當事人透露,她自2019年起在遼寧某口腔機構接受傳統金屬牙套矯正,期間從未鬆懈對口腔衛生的維持。然而,因經濟因素,她未能配合使用沖牙器、牙縫刷等專業清潔工具。今年年初拆除牙套時,醫師告知她已有8顆牙齒嚴重蛀蝕,需緊急治療,讓她無奈地說「本以為拆牙套是幸福的開始,結果卻成了一場惡夢。」

專家指出,正畸過程中佩戴固定式矯治器(如金屬托槽)容易形成清潔死角,導致食物殘渣堆積、牙菌斑滋生。北京大學口腔醫院主任醫師唐志輝說明,「若僅依賴普通刷牙,矯治器周邊、牙縫及牙齦溝處的菌斑堆積率可超過70%,長期下來會分解食物中的糖分產酸,造成牙釉質腐蝕與齲齒。」

根據統計,中國正畸人群中有超過一半未正確使用輔助清潔工具,近三成曾出現釉質脫礦或蛀牙情況,反映出患者及部分非專科醫師對正畸期護理的認知仍有不足。唐志輝呼籲,正畸成功須兼顧兩大要素,首先是清潔面向,必須採取刷牙+牙縫刷+沖牙器的三重清潔方式,尤其沖牙器可清除高達90%的隱蔽食物殘渣。

唐志輝進一步說明,接著是醫療面向,矯正力量過大或方向不當恐導致牙根吸收、牙齒鬆動,應由專業醫師進行嚴密監控與調整。他強調,正畸過程並非「戴上牙套就萬事大吉」,患者應定期回診並接受口腔衛生指導,才能兼顧美觀與健康。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