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遊被叮咬好癢!醫揭「8大蟲蟲危機」4情況快就醫
  • A-
  • A
  • A+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蚊子,蚊蟲叮咬(圖/翻攝自pixabay)
蚊子,蚊蟲叮咬(圖/翻攝自pixabay)

現正值夏秋季節轉換之際,天氣仍炎熱。亦是蚊蟲容易大量孳生的季節,時常出門回家就發現自己身上多了好幾包,或是一覺醒來發現皮膚紅腫。醫師表示,不同昆蟲叮咬的特徵其實不太一樣,遇到不明蚊蟲叮咬時,可先清洗傷口(肥皂+清水)、冷敷消腫,若出現呼吸困難、面部腫脹甚至暈厥等症狀,應儘速就醫。 

​兒科醫師傑登在臉書粉專分享,小朋友在戶外玩,或是住在清潔不佳的旅館時,常常一覺醒來身上就出現紅紅癢癢的包,不同昆蟲叮咬的特徵其實不太一樣,且依照個人體質不同,腫脹程度也有差異,爸媽可以先從 「出現地點 + 皮膚反應」 來初步判斷:

1、​蚊子

常見地點:室內外皆可,靜止時常在耳邊嗡嗡叫

咬痕特徵:圓形浮起紅腫包,單點分布在身體各部位

處理方式:可用冷冰敷,抗組織胺(止癢)/類固醇(消腫)藥膏

注意事項:若合併發燒,要注意登革熱等傳染病

2、小黑蚊(蠓)

常見地點:樹蔭下、草叢、溪邊

咬痕特徵:俗稱「紅豆冰」,常叮咬裸露皮膚(尤其是小腿),數量多且癢感強烈,常持續好幾天

處理方式 :同樣以冷冰敷、外用止癢/類固醇藥膏為主

注意事項:容易抓破感染,必要時口服抗組織胺

3、跳蚤

常見地點:與寵物、地毯、老舊環境、旅館床鋪有關

咬痕特徵:多在小腿、腳踝,常成「直線或三角形」分布,疹子中央可能有小傷口

處理方式 : 用冷冰敷、抗組織胺、局部類固醇/止癢藥膏

注意事項:要處理環境、寵物,否則會一直反覆被叮

4、禽螨

常見地點:附近有鴿子或鳥巢的屋簷、旅館

咬痕特徵:小紅點、叢集分布,夜間較常出現

處理方式:以抗組織胺與外用藥控制為主

注意事項:清除鳥巢、洗滌床單衣物是根本解決辦法

5、臭蟲(床蝨)

常見地點:老舊旅館、床墊縫隙

咬痕特徵:「一條線或聚集在一起」的紅疹

處理方式:以抗組織胺與外用藥控制為主

注意事項:旅館若發現,務必更換房間並清洗衣物,如皮膚大面積紅腫或水泡,可就醫確認是否需加強治療

6、隱翅蟲

常見地點:潮濕草地、燈光下

咬痕特徵:嚴格來說不是「咬痕」,而是隱翅蟲被拍打/壓破的體液有刺激性,造成「線狀、水泡性灼燒樣的紅疹」

處理方式:第一步是大量用水和肥皂洗掉體液,症狀常以外用類固醇+口服抗組織胺緩解

注意事項:遇到隱翅蟲時不要拍,應吹走或輕輕彈開,若皮膚接觸立即沖水,如皮膚大面積紅腫或水泡,建議就醫評估

7、恙蟲

常見地點:草地、山區

咬痕特徵:初期不明顯,後期在皮膚皺摺處常見「黑色焦痂」,可能伴隨發燒。

處理方式:需抗生素治療,常用 doxycycline

注意事項:屬於嚴重感染,有懷疑應盡快就醫檢查

8、紅火蟻 

常見地點:草地、公園、校園

咬痕特徵:叮咬處紅腫疼痛,數小時後形成「白頭膿泡」,常成群出現

處理方式:先冰敷、以肥皂水清洗、不要抓破膿泡

注意事項: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甚至休克,若出現呼吸困難需立刻送醫​​​​

​給爸媽的總整理:其實很多時候,蟲咬實在是太像了,不容易區分(例如禽螨和臭蟲),但遇到不明蚊蟲叮咬時,都可以先清洗傷口(肥皂+清水)、冷敷消腫;局部止癢/消炎:外用低劑量類固醇藥膏(短期)或含抗組織胺的止癢藥膏;口服抗組織胺(緩解搔癢),用藥請依醫師或藥師指示;檢視環境並清理:床蝨/跳蚤/禽螨 要同時處理環境.洗衣、吸塵、除蟲、移除鳥巢或請專業除蟲。

緊急就醫情況:若出現呼吸困難、面部/咽喉腫脹、暈厥、廣泛起疹或發高燒(小心恙蟲病、登革熱)須盡速就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