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你是否也曾翻來覆去、明明很累卻怎麼樣都睡不著?根據調查,40.9%的台灣民眾自覺睡眠品質不佳。不過,來一場「性愛」有助於睡眠嗎?專家表示,性生活或自我探索本身就具備「放鬆開關」的功能,
根據2024年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的「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約有40.9%的台灣民眾自覺睡眠品質不佳,顯示睡眠問題已成為國人重要的心理健康挑戰之一。
日本性健康品牌TENGA觀察到,「睡不好」
張宇傑指出,失眠與淺眠往往源於長時間的高壓環境與焦慮思緒。工作、學業、人際關係使大腦宛如一台永不停機的電腦,壓力荷爾蒙(皮質醇)長期居高不下,讓身體持續處於「備戰狀態」。而現代人長時間處於高壓與焦慮中,往往缺少一個讓身心「切換到放鬆模式」的開關,而性行為或自我探索,正能扮演這樣的角色。
他說,當人在性愛或自我探索達到高潮時,大腦會自然釋放出多種神經化學物質。包括:催產素(Oxytocin):降低壓力荷爾蒙,帶來安全感與依附感。血清素(Serotonin):提升愉悅感,並可轉化為褪黑激素,幫助入睡。催乳素(Prolactin):帶來滿足與倦怠感,促使身體自然休息。
張宇傑進一步解釋,這些作用組合起來,會讓身體從高度興奮,自然轉換到放鬆狀態,就像踩了剎車一樣。也因此,俗稱的「性後昏迷」,其實就像是長時間壓抑的情緒突然有出口,身心迎來一股解放後的疲憊。這種安全感和被滿足感就是「性後疲憊感」的核心原因。

他整理出「養性好眠五步驟」,可以將性愛或自我探索當作睡前的「過渡儀式」,因為身心都需要一個由緊繃轉為放鬆的過程,而性愛正是一個極佳的切換開關。
第一步是 「舒壓肌膚」:觸覺是人類最直接的感官刺激,無論是愛撫、按摩,或是使用輔助器具,都能有助於降低壓力荷爾蒙,讓大腦釋放安全訊號,逐步準備進入放鬆狀態。
第二步是 「營造氛圍感」:當週遭氛圍感受到放鬆、快樂,幸福荷爾蒙隨之分泌,不僅讓人心情愉悅,也能驅散焦慮。這種愉悅氛圍,會為睡前營造出安定的心理場域。
第三步是 「性愛/DIY」:高潮就像是大腦的「重啟鍵」,透過催產素、血清素、催乳素的釋放,身體從高度興奮轉為鬆弛,快速切換到好眠模式。
第四步是 「情感交流」:伴侶間的性愛並不只停留在身體互動,過程中的情感交流、擁抱與對話,會進一步強化心理上的安全感與被接納感。這份安定感,正是紓壓好眠的重要推手。
第五步是「規律養性」:與其把性愛或DIY視為偶爾的衝動,不如將其納入日常保養的一部分。規律的愉悅體驗,能夠長期維持心理安定與睡眠品質,讓身心逐漸形成正向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