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正國癌逝!醫嘆「沉默才最致命」:最不願說出口診斷就是肺癌
  • A-
  • A
  • A+

娛樂中心/許智超報導

顏正國7日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圖/資料照)
顏正國7日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圖/資料照)

曾憑藉《好小子》系列紅遍亞洲的男星顏正國,昨(7)日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消息震撼全台。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坦言,「我最不願說出口的診斷之一,就是『肺癌』。」他形容,肺癌就像沉默的獵人潛伏在胸腔深處,沒有疼痛、沒有警訊,往往到出現症狀時已是末期,因此提醒民眾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別等身體喊疼,才開始在意,因為沉默的,往往才最致命。」

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表示,他身為一名醫師,最不願說出口的診斷之一就是「肺癌」,他形容肺癌就像個沉默的獵人,潛伏在胸腔深處,沒有疼痛、沒有警訊,「直到你以為只是小感冒時,它早已在體內築起堡壘。」

黃軒提到,根據《JAMA Oncology, 2023》研究,全球超過80%的肺癌患者在被確診時,已經是第三或第四期,顯示多數病人都是在病情惡化後才察覺。他說明,肺部幾乎沒有痛覺神經,就算腫瘤緩慢生長,也不會引起疼痛或呼吸異常,直到侵犯胸膜或壓迫神經時,才會出現胸悶、咳血等症狀。

顏正國去年確診肺腺癌後,歷經一年抗癌仍不敵病魔離世。(圖/翻攝自顏正國臉書)
顏正國去年確診肺腺癌後,歷經一年抗癌仍不敵病魔離世。(圖/翻攝自顏正國臉書)

黃軒接著說,根據Nature Medicine研究,肺腺癌從一顆1公分的小結節,長成侵襲性腫瘤,可能要經歷5至10年的潛伏期,且不是只有吸菸者才會得肺癌,近年非吸菸者病例上升,二手菸、廚房油煙與PM2.5空污都是潛在誘因,因此呼籲定期接受篩檢,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方法。

黃軒表示,研究證實,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能在腫瘤不到1公分時就揪出異常,並讓肺癌死亡率降低約20%,台灣從2022年起,也開始提供公費LDCT篩檢,每兩年可免費檢查一次,這讓許多原本「不會被發現」的肺癌,可以早點被揪出,同時也別忽略身體的警訊,若有咳嗽超過三週、咳痰帶血絲、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聲音沙啞等症狀並持續出現,請不要輕忽、盡早檢查。

黃軒最後說,肺癌的殘酷,不在於它發展得快,而在於它能在你完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默默陪你走過5到10年,當它終於被發現,往往已經不是「開始」,而是「結果」,不過現在的醫學給了機會,早一步發現,就能早一步逆轉,「別等身體喊疼,才開始在意,因為沉默的,往往才最致命。」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吸菸害人害己 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
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及肺氣腫
孕婦吸菸 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