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今年正式通過美、日二家跨國菸草公司的加熱菸,10月下旬可以公開上市販售。但實體通路還沒開賣,近日卻傳出國內有某家超商已在其APP上上架相關產品跟標價,更有網友在網路分享與熱議。對此,國健署今(14)日表示,該行為涉及違法菸品廣告促銷,已移請台北市衛生局查處,如果屬實,依法可開罰菸商最高新台幣2500萬元。
國健署今年7月底宣布有條件通過美國、日本2家加熱菸業者、共14個品項與4款組合元件可以上市販售,並於9月陸續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2家業者分別於10月11日及10月19日後公開販售。
不過,有媒體報導加熱菸上市前夕,已有超商APP公布售價及販售內容,菸草柱共有多種品項,文字雖未明指,但分別代表不同口味。同時,在網路上也有網友分享前述超商類似情形,可於該APP「店鋪商品」列表中搜尋到相關商,引起網友熱烈討論。記者這兩天使用相同關鍵字,卻已無相關資訊。
台灣拒菸聯盟則指出,上週已有網友搶先違法在脆(Threads)分享可上市販賣的加熱菸及必要組合元件品項;另國健署網站公布政府核定通過的加熱菸及組合元件合計多達78個品項,遠超出國健署9月22日宣布的18個品項。
對此,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今日傍晚受訪表示,此舉已經涉嫌違反《菸害防制法》有關菸品廣告促銷的禁令,國健署已移請台北市衛生局查處,「如果違規屬實,將視對象不同,有不同罰則。」如果刊登者為菸品製造或輸入業者,違反各款促銷或廣告方式規定者,可處500萬元以上、2500萬元以下罰鍰;若為製造業、輸入業、廣告業、傳播媒體業者或廣告委託人以外之人,則可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
另外,媒體詢問有民團質疑國健署公告的加熱菸品項及組合元件爆增、多達78項,羅素英則強調是「誤解」。她強調國健署通過的就是14個品項與4款組合元件,其他任何未經審查的產品一律屬違法。國健署網站上的「加熱式菸品品項識別碼清單」只是同一個型號會有不同顏色、不同包裝等方式,在兼顧不違法公布品項名字之下,相關的編碼才會變多。此是為了方便如執法人員在邊境海關或市場的稽查、掃碼的電子識別查對工具。
國健署表示,已於114年10月1日召開「全國菸害防制執法聯繫會議」,將審查通過之合法加熱菸品項資料與電子識別查對工具,提供財政部、法務部、經濟部及22縣市政府,作為統一的執法依據。地方稽查人員現已能確實掌握核准名單及瞭解如何使用電子識別查對工具,並非外界所指第一線稽查人員無所適從。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吸菸害人害己 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
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及肺氣腫
孕婦吸菸 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