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楊惟甯報導

許多人都曾遇過飛抵國外卻「水土不服」的狀況,像是便祕、腹脹、胃痛或腸胃炎,讓旅途大打折扣。英國流行病學家暨醫學博士斯佩克特(Tim Spector)指出,長途旅行最容易打亂腸道節律,尤其搭飛機時因作息顛倒、脫水與高空飲食干擾,會讓消化系統陷入混亂。他更直言自己「從不在飛機上吃飛機餐」,並歸納出7個維持腸胃健康的旅途祕訣,讓腸胃乖乖不鬧脾氣。
據《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報導,斯佩克特表示,許多人以為旅行中腸胃不適是「吃壞肚子」,但真正的問題其實是「吃得太亂」。他說明,機艙內的低氣壓與乾燥環境,使人體代謝變慢,加上不規律的進食時間、高油高糖的餐點,腸道菌群很容易被打亂。
此外,他也提到,高空進食會擾亂生理時鐘,讓腸胃在不該工作的時候被迫消化,造成腹脹與倦怠。對此,他建議,若航程超過八小時,可以在登機前吃一頓營養均衡的餐點,等到抵達目的地後再進食,讓腸胃在正確的時間重新啟動。斯佩克特也親授旅途維持腸胃健康的7大祕訣:
1、自備點心,不吃飛機餐
飛機餐多為加工食品,高鹽高糖又缺乏纖維,容易造成腹脹與消化不良。斯佩克特建議,出發前在家好好吃一頓,並自備混合堅果等健康零食,能穩定血糖還能養護腸道菌。
2、避開飯店早餐陷阱
自助早餐台常見白麵包、甜點與果汁,都是高糖陷阱。建議選擇無糖優格搭配水果與堅果,或自備健康食材,避免腸胃因血糖劇烈波動而不適。
3、攝取膳食纖維,增加食材多樣性
旅行中盡量嘗試不同種類的蔬果與豆類,能提升腸道菌群多樣性,有助維持免疫與消化機能。
4、適量飲酒,同時記得補水
若要喝酒,紅酒或橘酒是較佳選擇,富含多酚有助益菌繁殖,但必須多補水防脫水。尿液顏色變深、便祕都是缺水警訊。
5、每天吃些發酵食品
如優格、起司、發酵乳飲品,每天三小份即可幫助修復腸道屏障,減少腹瀉與發炎。
6、保持活動,維持嘗到活力
長時間久坐會讓腸胃蠕動變慢。可利用旅程中的散步、爬樓梯或簡單運動維持腸道活力。
7、享受假期,不必太焦慮體重
短暫放縱不會造成永久傷害。只要回國後恢復正常作息、規律飲食與高纖餐即可。斯佩克特強調,偶爾出國旅行,不需為了刻意維持體重放棄美食,他也建議採「輕斷食」,將早餐延後至上午11點、晚餐於晚上9點前用餐完畢,讓腸道有休息時間,調整腸道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