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祐寧父癌逝!確診找不到源頭 醫揭「癌王」奪命警訊
  • A-
  • A
  • A+

健康中心/游舒婷報導

藝人楊祐寧的父親今年6月開始被檢查出罹患癌症,10月12日病逝,病情進程之快讓外界都相當錯愕,甚至傳出一度找不到癌症的源頭。醫師表示,找不到源頭的癌症對醫師來說,就像是一場沒有敵方情報的戰爭,而轉移到腹腔、腹膜的癌症,恐是包括癌王「胰臟癌」、胃癌、大腸癌等癌症的警訊。

楊祐寧父親癌逝。(圖/取自楊祐寧IG)
楊祐寧父親癌逝。(圖/取自楊祐寧IG)

據了解,楊祐寧的父親在6月底從日本旅遊返台後,身體狀況急轉直下,起初因尿道阻塞、結石影響腎功能而住院,出院後不久又因腹部嚴重脹痛再度送醫,腹部過度的腫脹讓家人驚覺不對,檢查後才發現竟是癌症末期,且癌細胞已轉移多處。

治療過程中,傳出醫療團隊始終找不到癌細胞的「原發位置」,導致無法針對源頭進行治療,病情因此難以控制,短短4個月,楊父就過世。根據《健康2.0》報導,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李思錦指出,臨床上確實存在「原發不明癌」這類病例,雖不常見,但每次出現都讓醫師相當棘手。

他說,現代癌症治療講求「精準醫療」,必須先確定是哪一種類型的癌症,才能挑選對應的化療、標靶或免疫藥物。若源頭不明,醫師就像打一場沒有情報的戰爭,只能依轉移癌的病理切片、基因檢測等線索「大海撈針」,治療不確定性與風險都極高。

雖然有癌症患者抗癌多年的先例,但是楊父的狀況不太一樣。醫師說明,若癌細胞擴散到腹膜、腹腔,醫師會高度懷疑來自腸胃道腫瘤,包括胃癌、大腸癌、肝癌、膽管癌,甚至是被稱為「癌王」的胰臟癌,這類癌症如果進展到第四期,病程就會相當快速。

根據報導,李思錦醫師表示,癌症患者能否延長生命,取決於三項關鍵:

癌症種類:不同癌別惡性程度差異極大。例如攝護腺癌轉移後仍可控制數年,但胰臟癌、膽管癌多半進展迅速。

可用藥物:若腫瘤具特定基因突變,標靶治療可能帶來顯著成效;若無則僅能依賴化療或免疫療法。

是否出現惡病質:患者若出現腹水、極度消瘦、營養吸收困難,即代表身體機能嚴重衰竭,治療效果將受限。

當腸道功能遭癌細胞破壞時,即便灌食也難補充營養,患者體力迅速下滑,連承受治療的能力都喪失,病情就可能變得不可逆,這時候醫療團隊就會建議家屬,以「安寧緩和治療」為主,以減少病人的痛苦,好好走完餘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