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日本以長壽聞名,納豆是其長壽飲食的一部份。醫師劉博仁表示,納豆是以黃豆為原料,經過納豆菌發酵而成,豆子會黏稠化並產生黏液,能平衡腸道菌相、促進排便、提升免疫力,且能保護血管健康、幫助鈣質回到骨骼中,降低骨折發生率。部分研究指出,它也能降低膽固醇、血脂。
劉博仁在其臉書表示,納豆的製作過程簡單卻也講究,首先,需將黃豆蒸煮到柔軟、加入納豆菌後保溫發酵約一天,之後冷藏熟成,這時豆子會變得黏稠、有獨特氣味。「拉絲」的黏液含有一種多醣體「γ-聚谷氨酸」,這不只是黏,是能保護腸道的天然物質。
他表示,納豆菌是一種益生芽孢菌,能耐高溫、抗胃酸,順利抵達腸道,幫助平衡腸道菌相、促進排便、提升免疫力。此外,納豆有以下營養素:
1. 維生素 K2:幫助鈣質回到骨骼,並保護血管健康。日本研究顯示常吃納豆者骨折率更低。
2. 納豆激酶:一種強大的酵素,有助於溶解血栓、促進血液循環。部分研究指出,它也能幫助降低膽固醇與血脂。
3. 大豆異黃酮:發酵後更容易吸收,有助於平衡女性荷爾蒙、抗氧化。
4. 蛋白質與多醣體:幫助腸道益菌生長、維持免疫平衡。
劉博仁並提醒,雖然納豆非常健康,但並非人人都適合「天天大量吃」,三類人應先諮詢醫師後再食用。
1. 服用抗凝血藥(如華法林 Warfarin)者:
納豆富含維生素K2,會干擾藥物作用,應避免食用或先諮詢醫師。
2. 腎功能不佳或高鉀血症患者:
因納豆含鉀偏高,需注意攝取量。
3. 免疫力極低、重症住院者:
極少數案例出現納豆菌感染,健康人不用擔心,但免疫抑制族群需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