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CTWANT

(示意圖/翻攝pixabay)
最近1篇有關「44歲摘除子宮」的文章在網路瘋傳,女網友在文中自述,她44歲時因子宮肌瘤,在醫生建議下摘除子宮,不料竟引發「漏尿」、「胃和膀胱會掉下來」、「體力變差」等問題,讓她崩潰直呼「噩夢的開始」。對此,婦產科醫師直言,自己一邊看一邊皺眉,因為文中內容有很多誤解和迷思。
婦科醫師謝筱芸在臉書粉專表示,原PO漏尿的真正原因是「骨盆底肌肉鬆弛」,不管有沒有子宮都可能發生,例如懷孕、生產、肥胖、長期便秘或咳嗽都可能引起,有些人反而因為肌瘤壓迫膀胱,手術後排尿更順。另外,很多人以為穿「束腹帶」能防漏尿,事實上那會增加腹壓、反而讓漏尿更嚴重。
針對摘除子宮「胃和膀胱會掉下來」部分,醫師說明,子宮的位置在骨盆底部,而胃在橫膈膜下,兩者中間隔著腸子和內臟脂肪層,差了十萬八千里。手術後若覺得陰道鬆弛或下墜,是「陰道頂端脫垂」,與「胃掉下來」完全無關,且專業的婦科醫師手術前會一起評估,若術前發現有鬆弛狀況,可以同時做子宮切除和骨盆底修補。
至於拿掉子宮是否會導致加速衰老或體力變差?謝筱芸解釋,子宮不是荷爾蒙來源,真正分泌女性荷爾蒙的是「卵巢」,所以只要卵巢還在,荷爾蒙、代謝、體力都不會因此下降,而術後初期的疲倦,多半是恢復期或長期貧血造成,應該好好檢視飲食和營養素的攝取,讓身體慢慢恢復。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