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血尿」藏危機!6旬婦輸尿管爆「5公分大腫瘤」醫:3類人高風險
  • A-
  • A
  • A+

記者簡浩正/新北報導

電腦斷層顯示,婦人左側輸尿管末端有一約5公分大腫瘤。(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電腦斷層顯示,婦人左側輸尿管末端有一約5公分大腫瘤。(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67歲的林女士一向健康,卻在近期出現間歇性的無痛血尿,她原本以為只是小問題,至醫院檢查後,竟發現左側輸尿管末端長了一顆5公分的腫瘤,並造成腎水腫情形。確診為輸尿管泌尿上皮癌後,醫師先安排化療縮小腫瘤,再利用達文西手術切除腫瘤並重建輸尿管,成功保留腎臟功能,林女士術後追蹤至今,病情控制良好。

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許竣凱表示,輸尿管是連接腎臟與膀胱的重要管道,負責將腎臟產生的尿液順利輸送到膀胱儲存與排出。根據衛福部統計,泌尿上皮癌發生率每十萬人中約有40-50例,臨床上,醫師會以尿液檢驗、膀胱鏡、超音波與電腦斷層進行診斷,排除泌尿道感染、輸尿管結石等會伴隨疼痛的血尿後,就要高度懷疑腫瘤的可能。

他說,長期吸菸、處於環境汙染及具家族史者都是危險因子,輸尿管泌尿上皮癌症狀並不明顯,常見表現為無痛性血尿,若置之不理,腫瘤可能造成阻塞及腎衰竭、或是逐漸擴散,甚至出現遠端轉移,危及生命。

泌尿上皮癌如何治療?許竣凱說方式多元,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免疫療法及標靶治療等,醫師會視腫瘤期別、位置及腎功能等病況綜合評估,決定是否需要手術或採取其他治療策略。以手術而言,又有腹腔鏡及達文西手術等選擇。以林女士為例,其腫瘤位於下段輸尿管,在化療成效良好的情況下,只需切除病灶,再將膀胱提起與輸尿管相接,完成重建。若經完整切除,病人的五年存活率可達9成,但仍需定期追蹤,以降低復發風險。

許竣凱提醒,由於泌尿上皮癌症狀並不明顯,建議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如出現血尿亦應尋求專業醫師診斷,及早發現才能降低腎功能惡化與癌症擴散風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