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已晚期!坣娜罹「癌王」胰臟癌逝 醫揭「5症狀」是警訊
  • A-
  • A
  • A+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歌手坣娜因胰臟癌辭世。醫師提醒,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若出現腹痛、背痛、黃疸等5大警訊,應盡速就醫做檢查。(圖/翻攝自坣娜臉書)
歌手坣娜因胰臟癌辭世。醫師提醒,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若出現腹痛、背痛、黃疸等5大警訊,應盡速就醫做檢查。(圖/翻攝自坣娜臉書)

歌手坣娜罹胰臟癌病逝,「癌王」胰臟癌再度引起關注,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確診時已屬晚期。胰臟科醫師林相宏表示,若出現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黃疸皮膚癢,須小心是否為胰臟癌,另外,也要特別注意脂肪胰,恐是造成胰臟癌的風險因素之一。

林相宏曾在臉書粉專指出,胰臟癌5大症狀包括「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黃疸皮膚癢」,腹痛大部分在肚臍以上胃的附近,一陣一陣悶悶的不舒服,吃胃藥也不會完全改善,而胰臟與消化有關,症狀一般在飯後會更嚴重,容易飽、吃不下,最終造成體重下降。

此外,脂肪胰與糖尿病、體重BMI、慢性胰臟炎息息相關,最新研究發現,胰臟癌的患者中,高達62%都有脂肪胰,其為正常人的6倍之多,因為過多的脂肪細胞會增加血液中的促發炎因子,降低抗發炎的細胞因子IL-10,造成細胞缺氧,導致細胞癌化。

林相宏進一步解釋,脂肪胰臟與脂肪肝形成原因類似,當缺乏運動和吃過多油膩食物時,身體會儲藏多餘的脂肪,而胰臟比肝臟對於脂肪更敏感,容易導致胰島素敏感度下降、阻抗性變高,造成後續的糖尿病,研究更發現,一半的脂肪胰患者都有糖尿病。

而「腹部肥胖、血壓偏高、血糖偏高、三酸甘油酯偏高、高密度(好)膽固醇偏低、經常飲酒者」,都屬於脂肪胰臟高風險族群,肥胖更是脂肪胰最主要因素,建議先從飲食方面改善,減少醣類攝取,包括含糖飲料、精緻澱粉、太甜的水果,多攝取原型食物,避免飲酒,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控制體重有助預防胰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