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現在市場隨處可見的茄子,以前竟是皇帝的食物!不過這份「長壽菜」確實具備許多養分,現代營養師與癌症基金會都點出其對身體有好處,如茄子的花青素可保護神經與眼睛、維生素P維持結締組織的健康、綠原酸減緩飯後升血糖,有助於減重、茄鹼能夠抑制消化系統腫瘤,幫助抗癌。但建議茄子要連皮一起吃,才能獲取紮實營養。
蔬果的顏色象徵營養 建議攝取「多彩」
日前王證瑋在臉書粉專「營養小當家_阿罐營養師」發文指出,紅、橙、黃、綠、藍紫五大色系的蔬果,其實這些「顏色」藏著滿滿營養訊息,每種天然色素都代表著不同的植物化學物(Phytochemicals),這些成分能在體內扮演抗氧化、修復、抗發炎等角色。建議每餐至少選兩種不同顏色的蔬果最理想。
以「藍紫色」為例,該顏色代表花青素,主要功能在「維持腦部與視力健康」,可減少自由基、保護神經與眼睛,延緩老化,含量較多的食材有藍莓、茄子、紫甘藍。王證瑋補充,「白色」也是藏著養分的,如蒜頭、洋蔥、白蘿蔔,含有大蒜素與多酚類物質,能抗菌、促進血液循環。
曾為皇帝長壽菜 紫色茄子「抗癌助減重」養分多樣
關於「藍紫色」的茄子,台灣癌症基金會官網資訊顯示,茄子在古代是皇上必點的「長壽菜」,茄子從東南亞或印度傳進中國,傳說在隋唐時代,它是給皇帝食用的、老百姓吃不到。茄子養分確實多,除了上述「超強抗氧化」的花青素,還有維生素P、綠原酸、龍葵鹼等養分。
維生素P可增強毛細血管和調整吸收能力,同時能幫助維生素C的消化和吸收,共同維持結締組織的健康;綠原酸可以降低腸道吸收糖分的速度、減緩飯後升血糖,有助於減重;龍葵鹼即是「茄鹼」,能夠抑制消化系統腫瘤,紫色茄子中茄鹼較其他品種的茄子高(茄子也有白色的),要抗癌建議吃紫茄。
吃茄子的禁忌或注意事項?
台灣癌症基金會說明,購買時建議挑選果皮呈亮紫紅色、果皮無凹洞或挫傷、飽滿有彈性,底部太膨大表示偏老化了,會影響口感。此外,茄子放置過久,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茄鹼,最好不要吃;長時間泡水中,茄子表皮臘質被破壞,茄肉容易變質腐爛,易引起腸胃不適,也建議別吃。
至於保存茄子,它未切開或未經水洗,可放於塑膠袋內冷藏保存數天;如果買來的茄子有包塑膠膜,建議去除以保持新鮮度。另外,小說《紅樓夢》中,有將茄子去皮再油炸的料理法,不僅將富含花青素及維生素P的皮給去除了,也品嚐不出茄子的真實味道,建議料理時勿去皮,確保吃到紮實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