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2年前肺腺癌逝…醫一建議揪出他芝麻大肺癌 大叔:讓我重生了
  • A-
  • A
  • A+

記者張雅筑/彰化報導

肺癌仍是我國發病率與死亡率皆居高不下的主要癌症之一。不僅傳統吸菸者屬於高風險族群,近年來非吸菸者及較年輕族群的罹患比例亦有明顯上升趨勢,顯示肺癌的威脅正逐漸擴大。為了降低疾病負擔,政府積極推動「預防、篩檢、早治療」的整合策略。(示意圖/資料照)
肺癌仍是我國發病率與死亡率皆居高不下的主要癌症之一。不僅傳統吸菸者屬於高風險族群,近年來非吸菸者及較年輕族群的罹患比例亦有明顯上升趨勢,顯示肺癌的威脅正逐漸擴大。為了降低疾病負擔,政府積極推動「預防、篩檢、早治療」的整合策略。(示意圖/資料照)

肺癌是台灣十大癌症死因之首,每年奪走逾萬人性命,但早期發現仍可救命。彰化基督教醫院昨(10)日舉辦肺癌病友會,醫師分享「精準三環—決戰早期肺癌」與「一張基因報告改變命運」兩場專題,介紹最新早期診斷與個人化治療進展。患者林先生因母親兩年前罹患肺腺癌過世,醫師建議家人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意外發現左肺1公分結節,追蹤半年未消,決定手術切除。林先生說,回想手術日,就像迎來自己的「重生日」。

談及自己能如此早期發現肺癌並重獲新生,林先生表示,這一切都要感謝醫師的敏銳觀察與專業判斷,及時為他安排篩檢與治療。回溯一年前的手術日,林先生說:「去年7月25日,我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動了肺腺癌手術,那天剛好是凱米颱風來襲。有人防颱,我在手術台上對抗人生的另一場風暴。」他補充道,因為媽媽兩年前因肺腺癌離世,醫師特別建議家人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沒想到,正是這次篩檢,讓他意外發現早期肺癌,才有機會及時手術、順利康復,也讓他深刻體會到「及早檢查、早期發現」的重要性。

林先生分享,因家族病史罹癌,經心理調適後積極治療,在彰基醫療團隊與達文西手術協助下迅速康復並重返生活,他也大方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圖/院方提供)

林先生在檢查中發現左肺約有1公分的結節,追蹤了半年都未消,和醫師討論後決定手術切除。彰基醫學中心外科部主任王秉彥醫師表示,針對林先生的狀況,團隊選擇用3D影像導引系統與複合式多軸X光攝影輔助術中定位,再以達文西機械手臂微創手術精密切除腫瘤與周邊淋巴組織。王秉彥補充道:「早期肺癌的病灶往往只有0.8公分、如芝麻般大小,傳統X光難以察覺。能在這麼早的階段發現,是病人改變命運的關鍵。」

經手術後,林先生恢復狀況良好,住院不到一週就出院返家休養,現在定期回診追蹤狀況也相當穩定。談及整個經過,林先生表示:「颱風天那一刀,讓我迎來第二次人生。現在每年我都慶祝『重生日』,提醒自己健康不能等!」

外科部主任王秉彥指醫師出,早期肺癌無明顯症狀,建議高風險族群可以透過早期篩檢與治療提升存活率。(圖/院方提供)
外科部主任王秉彥指醫師出,早期肺癌無明顯症狀,建議高風險族群可以透過早期篩檢與治療提升存活率。(圖/院方提供)

王秉彥醫師指出,肺癌多年高居國人癌症死因首位,其中肺腺癌更是非吸菸族群常見的類型。醫師進一步表示:「許多病人沒有症狀,以為自己是健康的,但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就能在0.8公分、如芝麻大小時發現異常,而這就是早期篩檢的價值。」

根據國健署統計,自2022年推行公費LDCT以來,全台已累積超過21萬人次受檢、揪出約2,500名肺癌個案,其中早期比例突破八成、晚期比例下降七倍。對比篩檢計畫前後,第4期從50%降至7%,第1、2期從33%上升至78%,研究顯示,這樣的改變可降低約53%的肺癌死亡率。

胸腔外科主任黃章倫表示,對抗早期肺癌的關鍵在於「三環策略」——精細篩檢、精準定位與精密手術。透過精細篩檢,能在症狀尚未明顯前即早期發現可疑病灶;接著以影像導引及導航技術進行精準定位,確保診斷與手術的準確性;最後結合微創與精密手術技術,不僅能完整切除病灶,也能最大程度保留肺功能。黃主任強調,這套「三環」流程可望提升早期肺癌治癒率,降低術後併發症,讓更多患者重獲健康與生活品質。(圖/院方提供)

黃章倫醫師強調,肺癌的治療關鍵在於「早期發現、精準診斷與個人化治療」。他指出,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可有效在癌症初期即發現微小病灶,大幅提升治癒機會。(圖/院方提供)

胸腔外科主任黃章倫以「精準三環—決戰早期肺癌」為題說明,肺癌多年高居國人癌症死因之首,肺腺癌更常發生在不吸菸族群,至於什麼是精準三環策略呢?黃章倫醫師解釋:「就是整合精細篩檢、精準定位與精密手術三階段,透過跨專科、多團隊合作,來決戰早期肺癌。」

「一張基因報告改變命運!」胸腔內科黃國揚醫師表示,現代肺癌治療早已進入精準醫療時代,透過腫瘤基因檢測(NGS)分析分子特性,結合臨床影像與病理資料,再以大數據輔助判讀,可幫助醫師決策最合適的標靶或免疫治療方向。

胸腔內科主任林聖皓提醒,符合肺癌家族史或重度吸菸者可接受公費LDCT篩檢,呼籲民眾定期檢查,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圖/院方提供)
胸腔內科主任林聖皓提醒,符合肺癌家族史或重度吸菸者可接受公費LDCT篩檢,呼籲民眾定期檢查,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圖/院方提供)

最後彰基胸腔科主任林聖皓醫師提醒民眾,依衛福部「肺癌早期偵測計畫」,符合下列任一條件者,都可接受公費LDCT篩檢:1、具肺癌家族史者:45至74歲男性或40至74歲女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曾罹患肺癌者;2、重度吸菸者:50至74歲、吸菸史達20包-年以上者(仍吸菸或戒菸未滿15年)。醫師呼籲,面對肺癌這項「台灣第一癌」,唯有政策推動、專業醫療與全民參與三者並進,才能讓更多人早期診斷、早期康復。

彰基醫學中心昨日舉行肺癌病友團體關懷活動,病友與醫療團隊齊聚一堂,除了分享經驗也互相鼓勵。(圖/院方提供)
彰基醫學中心昨日舉行肺癌病友團體關懷活動,病友與醫療團隊齊聚一堂,除了分享經驗也互相鼓勵。(圖/院方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