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1能力」=心臟健康度 醫喊:現在練還得及
  • A-
  • A
  • A+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心臟堪稱人體最重要的器官。(示意圖/PIXABAY)
心臟堪稱人體最重要的器官。(示意圖/PIXABAY)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一篇研究發現,握力強不強可能與心臟健康息息相關,握力越強,心血管越健康。此外,若能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的中度至劇烈身體活動,對於握力較弱或中等的人而言,可明顯降低死亡風險。心臟科醫師表示,民眾若無暇進行戶外運動,可多做「握力」運動,以訓練心臟功能。

一項發表於去年(2024)《臨床營養學》(Clinical Nutrition) 的大型研究指出,握力強不強與心臟健康密切相關。該項研究使用了英國生物資料庫 (UK Biobank) 約50萬名年齡介於40~69歲成年人的資料,針對其中7萬6074名 (平均年齡 55.2 歲) 配戴加速計一週並有完整追蹤紀錄的受試者,探討手部握力與身體活動量兩者對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與整體死亡率的影響。

研究發現,若能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的中度至劇烈身體活動,對於握力較弱或中等的人而言,可明顯降低死亡風險。不過,對於握力較強者,單靠達標的運動量並無進一步降低死亡率的顯著效果。「然而,無論握力強弱,身體活動都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此外,研究也指出,握力強者雖然本身已具備一定肌肉保護效益,但若想進一步降低死亡風險,可能需要超出目前建議的運動強度或時間。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冠任在節目中曾表示,民眾若無暇進行跑步等戶外運動,可多做「握力」運動,即握緊拳頭,因為在此過程中,血管會緊縮,加速血管回流,進而訓練心臟接受血液的功能。

陳冠任並表示,2016年的權威醫學期刊《刺絡針》(Lancet)曾刊載一項調查研究,發現握力較佳的人較握力較差者,未來心臟衰竭的風險較低,顯示握力與心臟功能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