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長大x守護孩子

各式病毒齊發!近期「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類流感都相當活躍。此外,台安醫院小兒科醫師詹前俊分享,流感跟新冠病毒也正在流行,加上腸病毒疫情將進入好發季節,預估5、6月會有多種病毒齊發,直言現在病毒流行已經不按時序性來。

剴剴受虐案震驚社會,突顯出家庭暴力與兒虐行為的潛藏與危險。然而,不僅是學校老師與社工,社區鄰居與日常路人也有可能成為第一線觀察者。從健康指標到行為異常,許多孩童其實早已釋出求救訊號,只是沒有被大人看見。

新北教育局4月底公布高中職校長異動名單,其中現任中和高中校長劉淑芬將於8月1日接任板橋高中校長,然而消息一出,板中校園內立刻掀起反彈聲浪,學生在校慶時掛布條抗議。對此,名醫沈政男感嘆整個台灣社會人與人的信任越來越少,「10年前的台灣,不是這樣。」

根據2025年最新健康調查,超過七成上班族自認「每天都有壓力」,其中逾五成表示壓力來自職場環境、人際關係與工作負荷。長期承受職場壓力,不僅會影響情緒與睡眠,更可能引發「壓力型高血壓」、「腸胃功能失調」、「焦慮症」等健康問題。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職場主管過度指派不合理工作、故意孤立或施加過大的心理壓力等,屬於行為上的欺壓,不僅傷害員工的自尊,還可能導致長期處於焦慮和壓力之下,進而影響心理健康。」

母乳和奶粉是新生兒最常見的兩種主要飲食來源,各有其優勢與挑戰。作為父母,選擇最適合自己寶寶的飲食方式非常重要。本文將深入分析母乳與奶粉的五大優缺點,幫助家長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當孩子犯錯或惹您生氣時,您會如何處理?兒科醫師提醒,切勿以懲罰性教育方式(體罰)管教孩子,當孩子長期處在高壓環境下,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導致生長遲緩、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影響,更可能可能導致青春期延遲或生殖功能異常。(記者:簡浩正)

別讓寶寶趴著睡。據統計,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是嬰兒10大死因之一。國健署今(18)日表示,寶寶趴睡、用枕、嬰兒床放置填充玩具等、過度包裹、同床是5大NG睡眠行為,照顧者應謹慎,降低嬰兒猝死風險。(記者:簡浩正)

科技發達下,手機已成生活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過度依賴除了傷眼,更傷大腦。董氏基金會呼籲家長,應注意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尤其是兒童小小年紀就開始使用手機,會出現焦慮不安、恐慌等手機成癮的症狀,包括該睡覺的時間仍頻繁使用手機,干擾生長激素分泌。(記者:簡浩正)

近日網路上出現一則短影音,當中教家長如何自製「蒸鼻器」來替嬰幼兒舒緩鼻塞,引發不少家長模仿影片中的做法,結果卻有人因此卻釀成嚴重意外。小兒科醫師巫漢盟也提醒民眾,真的切勿信任來路不明的網路偏方。

照顧小朋友時要多加小心,醫師翁梓華在臉書發布貼文,表示急診室偶爾會來幾個病人,爸媽很驚恐小朋友則是手打直一直哭不敢動,「急診醫師都會伸出那雙「神之手」,稍微固定小朋友的手、喬一下,10到15分鐘後,小朋友就又活蹦亂跳,讓爸媽直呼好神奇」,這是1到5歲的小朋友很常見的手部脫臼「保母手」。

嬰幼兒免疫系統脆弱,一個看似無害的親吻,對他們來說可能致命!由於他們抵抗力尚未健全,極易受到細菌、病毒侵襲,輕則感冒,重則可能引發全身潰爛,甚至危及生命。英國一名2歲幼童,就因親友的親吻感染單純疱疹病毒,不幸導致左眼失明,留下無法挽回的遺憾。

刷牙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口腔健康,每天吃東西後,食物殘渣會留在牙齒表面,口腔中的細菌會分解這些殘渣,產生酸性物質,長期下來會侵蝕琺瑯質,導致蛀牙。不過近日有一位網友發文表示,自己幾乎從不刷牙的經歷,卻依然沒有蛀牙的狀況,沒想到被提醒之後,開始刷牙三個月卻出現蛀牙問題,引起網友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