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長大x守護孩子

為了不讓青少年在暑假起間被3C綁架,屏東縣議員梁育慈服務處與屏東縣柔道委員會與勝利國小,聯合舉辦「114年柔道親子強身訓練營」,同時將在課程規劃中,融入反毒(含菸酒)、反霸凌、反詐騙及法令宣導等主題,透過實作與觀念雙管齊下,幫助青少年建立自我保護意識及正確價值觀。

母乳和奶粉是新生兒最常見的兩種主要飲食來源,各有其優勢與挑戰。作為父母,選擇最適合自己寶寶的飲食方式非常重要。本文將深入分析母乳與奶粉的五大優缺點,幫助家長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當孩子犯錯或惹您生氣時,您會如何處理?兒科醫師提醒,切勿以懲罰性教育方式(體罰)管教孩子,當孩子長期處在高壓環境下,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導致生長遲緩、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影響,更可能可能導致青春期延遲或生殖功能異常。(記者:簡浩正)

別讓寶寶趴著睡。據統計,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是嬰兒10大死因之一。國健署今(18)日表示,寶寶趴睡、用枕、嬰兒床放置填充玩具等、過度包裹、同床是5大NG睡眠行為,照顧者應謹慎,降低嬰兒猝死風險。(記者:簡浩正)

科技發達下,手機已成生活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過度依賴除了傷眼,更傷大腦。董氏基金會呼籲家長,應注意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尤其是兒童小小年紀就開始使用手機,會出現焦慮不安、恐慌等手機成癮的症狀,包括該睡覺的時間仍頻繁使用手機,干擾生長激素分泌。(記者:簡浩正)

近日網路上出現一則短影音,當中教家長如何自製「蒸鼻器」來替嬰幼兒舒緩鼻塞,引發不少家長模仿影片中的做法,結果卻有人因此卻釀成嚴重意外。小兒科醫師巫漢盟也提醒民眾,真的切勿信任來路不明的網路偏方。

照顧小朋友時要多加小心,醫師翁梓華在臉書發布貼文,表示急診室偶爾會來幾個病人,爸媽很驚恐小朋友則是手打直一直哭不敢動,「急診醫師都會伸出那雙「神之手」,稍微固定小朋友的手、喬一下,10到15分鐘後,小朋友就又活蹦亂跳,讓爸媽直呼好神奇」,這是1到5歲的小朋友很常見的手部脫臼「保母手」。

嬰幼兒免疫系統脆弱,一個看似無害的親吻,對他們來說可能致命!由於他們抵抗力尚未健全,極易受到細菌、病毒侵襲,輕則感冒,重則可能引發全身潰爛,甚至危及生命。英國一名2歲幼童,就因親友的親吻感染單純疱疹病毒,不幸導致左眼失明,留下無法挽回的遺憾。

刷牙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口腔健康,每天吃東西後,食物殘渣會留在牙齒表面,口腔中的細菌會分解這些殘渣,產生酸性物質,長期下來會侵蝕琺瑯質,導致蛀牙。不過近日有一位網友發文表示,自己幾乎從不刷牙的經歷,卻依然沒有蛀牙的狀況,沒想到被提醒之後,開始刷牙三個月卻出現蛀牙問題,引起網友熱議。

隨著報稅季節的來臨,許多家長和納稅人將迎來最新的減稅福利。今年的綜合所得稅申報中,最令人振奮的消息之一是「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大幅調整,對育兒家庭的幫助將更加顯著。

10歲就讀四年級的陳小弟,因感冒就醫,檢查發現體重竟50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達25,屬於肥胖體位。進一步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赫然發現肝臟一片白亮亮的異常影像,確診為脂肪肝。

健康教育概念並非所有家長都懂,且有時難以啟齒。有泌尿科醫師分享臨床經驗,一名家長急忙帶著幼兒就醫詢問,幫4歲的兒子洗澡,結果一推開「包皮跑出一堆白白黏稠的東西,是不是化膿了啊?」經解釋這只是正常的包皮垢、清乾淨就好了,才讓媽媽鬆一口氣。(記者:簡浩正)